红歌嘹亮庆华诞 全民欢唱领祖国一一白银市老干部大学合唱一班演出纪实

影像拍客(李爱国)

<p class="ql-block">  十月的铜城,秋意正浓,铜城街心公园的梧桐树染上了淡淡的金黄。白银市老干部大学合唱一班的学员们宛如那一抹耀眼的红色礼服整齐列队,歌声如潮铿锵有力,仿佛把整座城市的记忆都唤醒了。背景横幅上“红歌嘹亮庆华诞 全民欢唱颂祖国”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她们将陇原著名词曲作家强有楼老师为白银量身打造的一首原创作品《白银颂》呈现在眼前时,学员们倾情放歌,唱响铜城。</p><p class="ql-block">那一刻一曲《当那一天来临》演唱时,我们忽然明白,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深情的告白,时刻准备着。</p> <p class="ql-block">  铜城街心公园早已人声鼎沸。这场由白银区文化旅游局主办、白银区文化馆与金凤凰艺术团承办的文艺演出,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寻常巷陌。当区文化馆二位主持老师宣布“白银区“凤鸣个铜城”系列展演开始时,由市老干部大学合唱一班老师们登场时,她们虽已年过半百却精神矍铄,站姿挺拔,眼神里透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坚定。一曲由王桂爱老师演唱的《我把故乡比苏杭》和强有楼、黄昌秀老师深情演唱的《我们的祖国歌甜花香》缓缓响起时,却格外真挚,像是从心底流淌出的河,温柔地漫过每个人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三位姊妹花演唱的《雁南飞》仿佛穿越那火热的岁月,只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唱出最深沉的情感。当《雁南飞》的旋律响起时,掌声也随着响起。</p> <p class="ql-block">  节目渐入高潮,一群女子撑着蓝色油纸伞翩然起舞,宛如旧时光里的江南女子穿越而来。而那位身着古代官服的男士手持折扇,竟以戏曲念白的形式串联起一段红色记忆。传统与现代在此刻交融,历史与艺术悄然对话。我不禁莞尔:原来“红歌”不只是声音,它也可以是舞姿、是眼神、是一把油纸伞下的温柔守望。更是白银人热情,邀请你来凤园花海和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几位女士笑容温婉,声音清亮。她们用歌声歌颂祖国赞美白银,放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黄昌秀、董树梅、未其霞、袁小红等老师的《谁不说俺家乡好、今天是你的生日、美丽中国和祝福祖国》等歌曲把整台演出推向高潮,台下已响起热烈掌声。那一刻,我们忽然觉得,所谓信仰,不过是在年复一年的平凡日子里,依然愿意为一句歌词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王义、张万忠等四位男士集体登台,皆着深色西装,领带颜色各异,却统一挺拔如松。他们以朗诵的形式演绎《打靶归来》,声音洪亮,字字千钧。那不是表演,而是一种传承——将父辈口中的故事,用今天的语言重新诉说。望着他们坚毅的脸庞,仿佛看见了那个年代的影子,在这和平的秋日午后,依然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袁小红老师的一首《祝福祖国》唱出了华夏儿女的心声。这场演出没有华丽的灯光,也没有炫目的特效,但它有最真实的情感,最朴素的热爱。在迈向新征程的路上秋风拂面,耳畔似乎还回荡着那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知道,这一天,不只是庆典,更是一次心灵的归航。</p> <p class="ql-block">  白银市老干部大学合唱一班的全体学员像一阵清风,让整场演出多了几分灵动。他们不疾不徐地讲述着每首歌的由来,像是在翻阅一本泛黄的相册。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前奏响起,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在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欢呼声中拉下帷幕!期待着祖国明天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爱国 网名:影像拍客,河北省蔚县人,中共党员。扛着锄头下过乡,修过风机烧锅炉,爬过格字当“记者”。迄今共在《中国纺织报》《甘肃日报》《甘肃工人报》《白银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200余篇(幅)。曾被《中国纺织报》《白银日报》聘为通讯员,白银电视台特聘记者。2014年3月被《白银日报》《白银晚报》聘为社会评报员。2018年8月,主编“春和景明”白银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摄影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李爱国摄影作品《会师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