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幸福力

廖廖

<p class="ql-block">  夜风推开窗,书页轻轻翻动,像一声无人听见的叹息。白天那位客户几近崩溃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我的征信逾期了,我没有钱还贷款。”看着打开的n个紧急文件,心里却仿佛下着一场急骤的雨。到底是怎样的境遇,才会让一个30几岁的男人,在一个陌生的人面前控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沉思几分钟后,我还是忍不住去查询他的信息,拨回电话安抚情绪。</p><p class="ql-block"> 原来,成年人的崩溃,从不喧哗,只是在某个寻常的对话,被一句轻如叹息的话,轻轻推入深渊。也许他的肩上,托起的是一整个家的重量,父母的养老、孩子的教育、妻子的依靠。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负债投资、负债经营早已遍地开花。可是,成熟的外表伪装下,我们也是被父母疼爱的孩子,是一个难过了会哭、开心了会笑的孩子啊。</p><p class="ql-block"> 回望这几年,经济寒潮下,有人被裁员,有人被迫降薪,到处弥漫着焦虑的气息。整个世界仿佛被罩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连阳光都显得吝啬。随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关于幸福,不知不觉中已然成为了一件奢侈品。</p><p class="ql-block"> 记得儿时,幸福是具象的。一颗糖、一本漫画,或是一股突如其来的狂风都能让快乐满溢。而长大后,我们拼命奔跑,以为幸福在遥远的未来。满怀欣喜地出发,一路上跌跌撞撞,风雨兼程,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只为找寻梦想。可是,当我们抵达终点时,感知幸福的能力在旅程中慢慢被消耗,甚至殆尽。于是,我们责怪糖果没有小时候那么甜。其实,变化的不只是那颗糖果,也有我们感知幸福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经济的起伏或许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却也让我们在慢下来的时光里,发现了被忽略的美好。有人在跳槽后,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在亲子阅读的时光里,重新定义了价值;有人在收入下降后,开始学习种养花草,在泥土与枝叶的呼吸间,找到了心灵的栖息。</p><p class="ql-block"> 幸福,从不是用数字衡量的成就,而是在喧嚣中依然能听见跳动的心,在匆忙的节奏里依然能感受平静的笃定。幸福,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藏于许多平淡日常的细微之处。而幸福感知力,其实是一种能力。比如,下班路上抬头看到美丽的晚霞、和朋友相约在雨后的马路散步、在街边吃到美味的食物,抑或是在工作出错时同事伸手援助等等,这些细碎的日常都是幸福的具象化,拼凑起来便是幸福的乐章。所以,幸福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取决于我们发现幸福、感受幸福,这是一种超能力,远远胜于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都能重新拾起感知幸福的能力,在风雨兼程的步伐里,感受琐碎日常缝隙里的小幸福,让每一次与幸福的对话,都成为生命长河里璀璨的星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