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 张掖之夜:‍烟火、传说与崭新的回忆

初阳生活记忆

<p class="ql-block">二十年前的记忆,是绿皮火车在凌晨时分于张掖站停靠的清冷。我们背着行囊,等待第一班公交车,在熹微的晨光中奔赴五彩丹霞,看完又匆匆赶回车站,让张掖成了一个惊鸿一瞥的风景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此番故地重游,我们决定停下脚步,真正住下来,品味这座古城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了新开张的华住海友酒店6.0版本。它简洁明快,房间宽敞,床品舒适,为风尘仆仆的旅人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休憩之所。更妙的是,它毗邻张掖老街与美食一条街,人间的烟火气,出门即达。</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张掖的精彩才真正开始。老街上的主角,是一种名为 “炒拨拉” 的火热美食。大大小小的店铺都打着正宗的招牌,我们随意走进一家,只见厨师在巨大的铁板上翻炒着羊杂、肚丝与葱姜辣椒,香气猛烈而粗犷。席间听闻,这豪迈的吃法竟与汉代名将霍去病有关。传说当年大军至此,以盾为锅,以刀叉拨拉食材而食,遂得此名。在夜色中就着铁板的滋滋声品尝这道千年传说,历史的金戈铁马仿佛都化作了唇齿间的滚烫与鲜香。</p> <p class="ql-block">漫步夜市,我们更像两个好奇的学生。小摊上,新鲜的核桃让我们端详了许久,亲手剥开,才发现它竟有两层外皮,那层带着涩味的褐色薄衣,与油茶果有几分神似,吃起来别有一番清甜脆嫩。我们又认得了当地特产的一种小梨,个头不大,入口是清冽的甜,而后泛起一丝淡淡的涩,像极了这西北秋夜,爽朗中带着点不经意的粗粝。</p> <p class="ql-block">佐餐的饮品也别有风味。杏皮茶酸甜解腻,是本地自制的良心饮品。而另一杯 “三泡台” ,盖碗中茶叶、冰糖、桂圆、红枣、枸杞等琳琅满目,甜香沁人。我还没来得及查阅它那听起来就很有趣的“出处”,但这杯复杂的香甜,已为这个夜晚增添了另一重味觉记忆。</p> <p class="ql-block">甘泉公园旁的广场上,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这里的“广场舞”并非寻常步伐,而是洋溢着浓郁民族风情的当地舞蹈。游客们被欢快的节奏感染,纷纷加入,不分你我,舞成一片。这份纯粹的热情,比任何景点都更能打动人心。</p> <p class="ql-block">一夜安眠。次日清晨,酒店赠送的早餐券,将我们引向一家名为 “蘭牛王纯汤牛肉面” 的店铺。在离开甘肃的边界前,能再次享用到一碗如此纯正的牛肉面,清亮的汤底,萝卜白,辣油红,香菜蒜苗绿,面条黄亮——为我们的张掖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毫无遗憾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吃罢早饭,我们告别这座融合了古老传说与鲜活烟火的城池,继续西行,向着酒泉、嘉峪关的方向进发。河西走廊的历史卷轴,正一页页在我们车轮下缓缓展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