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莞可园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将住宅、庭院、书斋等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园林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是岭南园林之珍品。</p> <p class="ql-block">东莞可园,占地约2200平方米,建筑绕庭布局。按功能和景观需要,大致划分为三个区。</p> <p class="ql-block">东南区为庭院主入口区,主要功能是接待客人和人员分流。东南区建筑包括建筑门厅、擘红小榭、草草草堂、葡萄林堂、听秋居及其骑楼,其中建筑门厅和擘红小榭与门厅门廊形成东南区建筑的中心轴线。</p> <p class="ql-block"> 西区建筑是主人设宴接待客人、远眺观景的地方。包括了双清室、可轩以及建筑后巷的厨房、备餐室等。双清室主要用于设宴活动,双清室北侧小天井可通风纳凉,在双清室可观赏莲花池中的睡莲,享受后巷冷风。可轩位于双清收西侧,可轩上方便是庭院最高楼邀山阁。</p> <p class="ql-block">北区建筑是沿可湖而筑的建筑,独具游湖观景的功能,园主人卧室以及书房等皆位于这组建筑中。可堂是这组建筑的主体,临湖设有游廊——博溪渔隐水面设有可亭与廊相对,人可以从曲桥上到可亭。可堂西面是壶中天,壶中天与可湖中间是船厅——雏月池馆,其二层是主人书房。雏月池馆西北角有观鱼箱及其平台。</p> <p class="ql-block">可园留给后世的影响,既有精致灵巧的古典建筑,且因可园主人张敬修邀请著名的花鸟画家居巢、居廉在此写生作画而增加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张氏给“二居”提供了丰裕的的生活和幽雅的创作环境,从可园中孕育出来的“居派”绘画艺术因居廉桃李满门而发扬光大,使可园成为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