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深入推进高三备考工作,优化复习策略,提升备考效率,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名校+教育集团2025届高考备考英语学科研讨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席燕老师莅临指导,通过示范课教学、专题报告与深度研讨,为教育集团英语学科备考工作注入了新的理念与方法。活动吸引了来自83中本校英语组教师,分校34中、虹途职业高中英语组教师,及长安六中的英语教育同仁齐聚一堂,共研共进。本次活动由我校英语学科委员刘少文老师担纲主持,学校教科研处唐颖鸿主任全程参与,与在场四十余位教师共同见证了这场高质量、深层次的备考研讨。</p> <p class="ql-block">一、示范课展示:回归教材之本,开启“历史与传统的感官之旅”</p><p class="ql-block">席燕老师以“History and Traditions”为主线,为高三十班学生带来了一堂富有层次、生动高效的英语复习课。这节课就如何在一轮复习中巧用教材,给了我们极大启发。 席老师以其深厚的教学智慧深刻诠释了:高考一轮复习,绝不能忘了教材这个“本”。整堂课以“词汇在语境中的运用”与“五感写作法”为核心,精准挖掘并放大了教材的核心价值:教材为高考提供了准确、地道、体系化的语言素材,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石,更是写作输出的优质语料库。</p> <p class="ql-block">课程伊始,席老师以2025年新高考二卷A篇阅读《English Market Towns to Visit in the UK》 为引,引导学生圈划体现历史感与传统特色的词句,在真题语境中激活主题感知。紧接着,她巧妙引导学生回归教材Unit 4,通过小组合作,围绕“历史事件”“传统特色”等五大维度,将散落词汇系统整合为结构化的主题语义网,充分彰显了教材作为复习之“本”的核心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构建词汇网络的基础上,课堂进入实践应用阶段。学生们通过选词填空精准巩固“date back to”等教材核心表达,随后在感官创造环节中,任选真题场景增补听觉或触觉描写,让文字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课程尾声,学生们在对“历史与传统的关系”的思辨中,实现了从语言学习到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如何将教材语料转化为核心素养的教学智慧。</p> <p class="ql-block">席老师的这堂示范课,生动诠释了教材作为复习之“本”的核心价值。她的课堂设计科学、教态亲切,既紧扣高考考点,又根植于教材,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教材用活、用深,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与课堂魅力。</p> <p class="ql-block">二、专题报告:高三英语单元整合一轮复习策略探析</p><p class="ql-block">在示范课后,席燕老师面向全体参会教师,开展了以“高三英语单元整合一轮复习策略”为主题的专题报告。席老师以2025年新高考二卷读后续写题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备考方向与教学策略。核心内容如下:</p> <p class="ql-block">1.读后续写的“破题”之道</p><p class="ql-block">席老师以“文化身份认同”类题目为例,指出其核心矛盾在于“文化身份认同的挣扎”,并提炼出续写需解决的三个关键:自然承接开头、构建具体场景、实现情感升华。她强调,文化差异不必消除,而应转化为连接,这是续写成功的思想内核。</p> <p class="ql-block">2.范文对比与“一文三写”</p><p class="ql-block">从文化共鸣、行为突破、反转共鸣三个角度,席老师对三篇高考满分范文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其心理轨迹与写作技巧。她指出,优秀范文均避免“说教式解决”,善用具体行为替代抽象道理,并通过动作、环境、感官描写外化情绪,结尾善用隐喻升华主题。</p> <p class="ql-block">3.核心追问:如何教出能写“这样文章”的学生?</p><p class="ql-block">席老师抛出关键问题,引发在座各位老师的深思。她指出,一轮复习若仅靠教师单向拓展词汇,学生被动接收,吸收率极低。关键在于让学生去运用,通过搭建“支架”,遵循“先模仿,后创造”的路径,帮助学生建立个人Word Bank,构建主题词汇网络。此外,她特别强调成就驱动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五感法”修改旧作,用新学词汇替换升级,从中获得成就感,并提倡“去批评化”,多创造机会给予积极反馈,相信“相信”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4.单元整合路径</p><p class="ql-block">最后席老师展示了如何从“历史与传统”角度进行单元整合复习,通过找到不同单元间的共同“链接”,将分散的词汇、主题串联成有机整体,实现知识的跨单元迁移与深度内化。</p> <p class="ql-block">三、研讨交流:思维碰撞,经验共享</p><p class="ql-block">在研讨环节,席燕老师与高三十班英语杨丹老师就一轮复习的具体实施进行了交流。杨丹老师提到,自己在一轮复习中重点在于词汇拓展,但学生内化效果不佳。席老师指出,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效果有限,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并运用词汇。</p> <p class="ql-block">刘少文老师在小结中强调,教材是备考的根本语料库,教师要用好、用活教材,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同时,他特别针对写作教学强调:在引导学生写作过程中不刻意强调高级词汇与句式的堆砌,防止过度“范式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意象和景象,描摹真实、细腻的体验,最终写出蕴含“真善美”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四、活动总结与展望</p><p class="ql-block">本次“名校+”教育集团高考备考研讨活动,不仅是一堂示范课、一场报告,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碰撞与升华。席燕老师以“主题为舟,素养为帆”的理念,为高三英语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与动力,也为参会的其他年级的英语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备课思路,从中汲取营养,将“单元整合”、“五感教学”、“成就驱动”等理念融入日常课堂,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跃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