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p><p class="ql-block">这灰,从来不是轻飘飘的。它是有重量的,是无数宏大叙事的尘埃,是历史转身时扬起的碎屑。</p><p class="ql-block">它可能是某一纸突然颁布的政令,一场不期而至的经济寒流,一种颠覆过往的技术革命,抑或,只是一次看似寻常的行业变迁。在时代的进程上,它或许只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百分点;但当它穿透云层,精准地坠落在某个具体的人的屋顶上,那便是一场天崩地裂。</p><p class="ql-block">三年疫情过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经济萎靡不振,老百姓普遍的感觉是钱越来越难赚,越来越不经花。公司在降本增效,减薪裁员,民众开源节流,消费降级。</p><p class="ql-block">经济寒流的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从自己说起吧!衣食住行是能省的尽量省,剪头发以前是会员充值,现在是十元店的快剪,现在出去喝早茶屈指可数,除非是远道而来的朋友过来,尽地主之谊带他们体验一下老广的风味。奶茶不喝了,外卖不点了。</p><p class="ql-block">逢周末节假日会去做日结打零工,劳动强度大、工作量繁重。</p><p class="ql-block">有次周末去印刷厂做日结,分配到的是流水线包装封纸盒,其间要去喝水上洗手间都要打报告,要主管来顶替才能去。那一日使出了洪荒之力,自我感觉是已突破极限,手被封口胶棱角戳破了好几次,手没停歇过片刻,工作期间鳖着尿,口渴难耐。</p><p class="ql-block">主管还在后面不停催促加快速度,说后面没盒装书,放在几年前早就撂挑子不干了,哪受得了这份窝囊气,那日忍气吞声咬牙坚持了八小时,也要把这份血汗钱收入囊中。</p><p class="ql-block">平时把快递的纸盒、喝完的饮料瓶都积攒起来,积少成多一月也能卖个数十元。</p><p class="ql-block">街道的店铺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上个月还是生鲜超市的,下个月就换了奶茶店,没几个月又变成了包子铺,过些时日又是店铺转让的告示赫然在目。</p><p class="ql-block">有些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也都关门歇业,或是转让出去另改门庭,有几家常去的食铺口味不错,每次去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也不知缘由转让换别的店铺进驻。</p><p class="ql-block">常去的两家云吞面店,烧鹅卤味铺,过些时日再去莫名其妙的已改头换面,某日在街上遇到老板娘闲聊了几句,说生意挺好的怎么就不做了,老板娘一声叹息,说生意难做,房租水电人工都在涨,忙活来忙活去没什么赚头,辛苦劳累做久了想歇歇。</p><p class="ql-block">麦家在《人生海海》写道: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p><p class="ql-block">普通人仅仅活着就已拼尽全力,呼吸艰难,步履维艰。每一次努力的攀爬,都可能是一次滑坠;每一次微光的闪现,都可能被更深的阴影吞噬。活在尘世,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呐喊,而是承受。是用日渐厚实的肩膀,去习惯那份重量;是用夜里无声的叹息,去化解那份坚硬。</p><p class="ql-block">然而,人就如芦苇,渺小,却坚韧。</p><p class="ql-block">所以,面对时代的灰与个体的山,我们究竟能如何?我们无法选择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无法决定哪一粒灰会落在自己头顶。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在山落下时,努力站直,不被瞬间压垮。是用生活的韧性,去消化那庞大的重量;是用细碎的日常之光,去照亮山体内的黑暗。</p><p class="ql-block">是在认清生活沉重的真相之后,依然选择背负着它,一步一步地前行。是在山脚下,依然能为一棵草的萌发而心动,为一句问候而感到温暖。</p><p class="ql-block">努力向上生长,向下扎根,胸有丘壑,心向光明,那些光,便是人们在山上开凿的窗口,是生命在与重压对抗中,迸发出的、不肯熄灭的星火。</p><p class="ql-block">时代的灰终会落定,而个体,则以背负大山的姿态,完成了对生命最悲壮,也最崇高的诠释。 我们扛起的,不仅是苦难,更是一种尊严。这或许就是人类历史最沉默,也最惊心动魄的篇章——无数渺小的个体,用肩膀,扛着各自的时代,默默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