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终须是需要有些爱好的,犹如给生活添彩的底色。自从喜欢户外旅行后,踏遍万水千山,仿佛就成了生活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国庆节连着中秋节一共有八天假,算是年内难得的小长假。眼看着假日即将来临,外出旅行的意念也就愈加地炽热了起来。在与驴友小伟商量着去哪里玩时,我们的指导思想与以往节假日出行想法一样,规划线路时都有些刻意,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大景点凑热闹,而是选择一些小众景点来充实自己的假日。这样的考量比较现实与实用,一来可以规避假日人海的拥堵,按自己的节奏看自己所想看的景。二来小众景点最适合我们这类喜欢原生性、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户外人,不仅风景保持原汁原味让人留连,而且这些景点大都全程免费,对于崇尚穷游的我们,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八天时间,去新疆、西藏、西北、东北等地,时间确实不够。去川西,这个时机也不是最佳的季节,不是深秋或初冬,那边的树还没有花色。经过筛选,小伟提议去广西走玩,计划露营龙胜大平塘、元宝榨、圣堂山等地,一天一个地方,既有爬山,也有戏水,全是原生态的野线,户外圈内久负盛名。帖子一发,吉首一车人,花垣两车人,20多人的队伍很快组建完毕。</p><p class="ql-block"> 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队伍一反常态,出发的时间先后不一,有的,9月30日下午出发,有的10月2日出发,有的3日出发。大家约定,在阳朔兴坪古城下的元宝榨露营汇合,然后,再统一行动。</p><p class="ql-block"> 元宝榨我前几年曾露营过一次,那是一处漓江边上风景优美的河滩草地,尖山环抱,江水滔滔,对面凤竹倒影在河面上的幽静村庄,就是接待过联合国秘书长,美国原总统克林顿等国际要人的西村,漓江游轮也大都在元宝榨下返航。</p><p class="ql-block"> 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按照行程,10月4日,我们的计划是重装徒步平兰顶。自2021年5月重装徒步武功山以来,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重装徒步登山了,想想马上就要感受那种虐并快乐着的户外历程,内心既为即将到来的异样体验而激动,也为能否适应重装攀登而担心,难度毕竟摆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平兰顶,以地势平缓而著称,也以地域辽阔而闻名,位于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石架村后,是大瑶山的腹地,瑶族人的故里,也是两广游客情有独钟的户外胜地,山之巅上拥有高山牧场草甸上万亩。这里北接圣堂山、东临五指山,南邻朗冲,西连石平顶,山山都是原生态的景。</p> <p class="ql-block"> 平兰顶集高山草甸、森林、竹林于一身,四周群峰环绕,沟壑纵横,海拔1377米,其山顶似倒鼎,一览众山,独秀于天地之间,能360度观赏周边山脉。网上相传,只要雨后天晴,这里80%以上的概率会遇上云海,国内少有。近年来,是广大户外爱好者观赏云海,看日出日落的精美之地和理想之所。</p><p class="ql-block"> 石架村在六巷乡乡政府所在地前方约一公里。与乡政府所在地一样,村里所有建筑都建在陡斜的山披上,鲜有平整宽敞的地带。这里常有泥石流,村庄甚至每座山坡都能看到泥石流的遗址,塌方的新旧痕迹随处可见。望着高大陡峭山坡环境,如果真的有自然灾害发生,人们仿佛只能坐等天命,别无他法。</p><p class="ql-block"> 通向山上的路口挨着公路,一辆小山轮车靠在公路内侧坎下的阴凉处,一位中年瑶族妇女漫不紧要地在出售一些土特产。见人来了,既不叫喊,也不招呼,问一句答一句,仿佛不是在做买卖。特产有八角、五指毛桃、灵芝等,还有一些制成了的瑶药,什么金枪不倒、补肾的、降血压的,等等,样数虽然较多,但货物量却很少,买一样就少一样。</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深厚大山,再看着这稀少货源,也只有是纯野生的物品才会是这样的摆设。两位摩旅的人,大概有点识货,2、3包野八角,他们上来就问,一下子全买走了,像拉皮条似地吸引了等候的我们。我见车上还有一个保温桶,一个冷冻箱,便好奇地问里面装着什么,那妇女告诉我,是凉粉。</p><p class="ql-block"> 这凉粉与我们家乡和在桂林吃的不同,专门配有七、八种红、黑、白的食材,盛在碗里色彩斑斓,看着就有食欲,食之,十分可口。与其他地方的凉粉不同,这里的凉粉仿佛只是配料,小小的一勺,感觉都没有其他配料放得多。老板虽话少却大方,要她加什么,她就加什么,碗也比我们在桂林时吃的凉粉碗要大,估计两碗下肚,准能把人撑起。</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我们花垣的队员大部分都没有重装过,我除了背上自己的物品外,还特意背了四袋方便面、两瓶6斤左右的水、两颗10多斤重的大青芒以备应急之用,加上小伟叫我背上的一袋煮好了的红烧牛肉,整个行装,大概有30多斤。这可把我整惨了,背着背着,确实十分的累。原本是刻意停顿等老蒋和喜相逢等人的,可走着走着,自己居然落在了队伍的最后面。后来,还是到了山顶的雁归来折回帮我拿了两个芒果,才减了负。</p><p class="ql-block"> 想想七、八年前徒步贵州阿西里西的时候,也是身背30来斤的重装爬陡峭的山坡,一路上去,硬是有求必应,帮了2、3位女驴友背上了一些装备,那时的体力真的是好。</p><p class="ql-block"> 重装徒步要求自保,不给别人添负担,要求正确评估自己,走不了就不霸蛮,这是有道理的。通过这次旅程,对于花垣队来说,如何添置、购置装备,如何简化、轻量化,大家都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也对自己有了全新的重新认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登平兰顶,从起步点至山顶,约有7公里山路,几乎都是陡坡,横走的路屈指可数。据介绍,徒步爬到山顶,平均要2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 初上山时,是一片森林,植被茂盛,感觉空气格外清新。几位穿着护林员上衣的人蹲在路边,口头上对过往行人不断提示:“严禁带打火机上山!”却并没有认真盘查和检查。这条线虽然是野线,却是成熟的户外线,无需门票。只要遵循进山防护的一些规定,是没有人能够阻止不让进山的。</p><p class="ql-block"> 往上爬时,也会遇到一批批从山上下来的游客,以中、青年人为主。大概是担心说实话会影响爬山者的志气,每当被问及到达山顶还有多远时,总是用模糊的语言来回答,“不远,快到了。”闻之,我知道这路肯定有难度。</p><p class="ql-block"> 也确实,一路上去坡陡得连个像样的临时休息点都没有。而且,一座山坡连着一座山坡,每当快爬上一座山坡以为快要到顶时,一登顶,前方便是一段斜坡路,路的尽头就是一座山。</p><p class="ql-block"> 路太陡太直又无好的休息点,爬起来确实很累。走得累了,人和帐篷形影不离地一屁股坐下,虽算休息,却很不舒坦。而且,起身时,很是费劲和消耗体能,背上的行囊也越来越显得笨重许多。</p><p class="ql-block"> 上山的人也有许多,以年轻人居多,大部分是想到山顶等看日落后再下山的,看到我们重装上山,他们都很羡慕与敬佩。有4位小伙子与我同行,都是刚参加工作的广东游客。他们没有什么行装,居然与我的速度一样,总是不断地休息,连我们第一梯队的人都赶不上。</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也时常遇上这样的现象,仿佛现在的年轻人,体力、耐力与拼搏精神等方面都没有我们六、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强。这大概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养尊处优惯了,拼劲和吃苦精神自然就少了一些。他们确实比我们幸福了许多,至少,我们像他们这般年纪的时候,都不知道旅游是个什么玩意儿。</p><p class="ql-block"> 走出森林,跨过两边悬壁的一处山垭,就开始进入了一片树木与山竹交错的地带。路,还是笔直地向山上伸去,有的是土路,有的是用石头,或石块顺势铺成的石路。走的人多了,路面被踩得较为宽敞,与一些野线的羊肠山路相比,这路堪称为大山路。</p><p class="ql-block"> 越往上走,山竹慢慢变为箭竹,前方的山影渐渐明亮,一座座奶头似的山头全是草甸。在一处小水沟边,我与老蒋分头各从一个方向朝山顶奔去。我们都以为那是山顶了,近前一看,一处山脊连绵,远处的尽头有处小山苞,顶上的红旗隐约可见,那里,才是平兰顶的山巅,离我们还有半小时以上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这段山脊路是整个平兰顶最平缓最漂亮的路段。山脊薄薄的,人登于斯,犹如踏在天际边。脚下是软绒绒的青草,两边山下沟沟壑壑,群山如龙。夕阳开始升起,落日却还舍不得离开,白云稀疏地飘浮在山间,或在人的头上,仿佛垂手可摘。网上推介平兰顶的图片大都出在这个路段,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 先到的友友们都放下了行装准备扎帐,雁归来、芊泽花、小唐几人选择在一处垭口平地上,她们说,在这里搭帐,帐前帐后都是景。等候春天、喜相逢、老芳与123、456夫妇等大部分人则搭在一处隆起的山苞边,夕阳己经漫延,斜照在山坡上,印着他们不同颜色的帐篷,为平兰顶增添了一幅美丽画卷。小伟、句号、晏霁、清凉等人在更高的一处山坡路边分头搭帐,这里看朝阳晚霞最好,但风却比下面要大一些。一处更高更远的风口,也是观景的最佳点,离山顶约有十多分钟的路程,我见没有人搭帐,便径直向那里走去。</p><p class="ql-block"> 放下行装,来不及搭起帐篷,我便与驴友洋妞等人向山顶登去,想尽快一睹平兰顶的壮阔。山顶俨然一口倒扣的鼎,鼎的顶部插着一面红旗,永远迎风飘扬。</p><p class="ql-block"> 山顶面积约30平方米,空旷地耸立于万山之中苍穹之下。前方,圣堂山等山体壁立千仞、刀斧神工。其他三面,山势缓缓向前方弥漫而去,然后,奔驰千野,无边无尽。我不顾还喘着粗气,举起手机,忙着360度转圈,恨不得把一切美丽都装入镜头之中。此时已是下午五点多钟,许多先前到达的游人都陆陆续续下山了。路上认识的4位年轻人见我上顶,先后与我招呼,我见他们要下山,便问:“怎么不看日落了?” 他们说,风太大,太冷,受不了,不看了。也确实,这个弹丸之地的光秃秃山顶,风真的很大,既像能刮走人,也更能把人吹得冷战。</p><p class="ql-block"> 平兰顶的晚霞美妙无比,云彩在风吹之中变幻着不同的图案,仿佛幻灯。日月同辉的时候,一边的日影团团圆圆,悄无声息静静地高挂在淡蓝天际上,伴随着薄云渐渐向远方飘去,映衬下的云彩在山之巅上慢慢谢幕,先是红黑相间,最后是一片黑色,在山的那边化成一道道模糊的剪影,在人不经意之中渐渐变得无影无踪。另一边的月亮从某处山后冉冉升起,然后平射在人的身上,金黄斑斓,霞光四射。在快升到山顶半山腰的时候一下子停顿了,如剧场开幕一样,用不同的色彩与墨迹作为交响,绽放着一道道霞光让观赏的人们欢呼雀跃。不知不觉,月亮悄悄爬上了高空,月光皎洁,天地宁静。天就是我,我就是天,人人都酥柔陶醉,温暖在平兰顶的美色之中。</p><p class="ql-block"> 营地下面约百米处有一条山沟浸着一股山水,见天色已晚,我与小伟就去打水,准备给大家煮方便面吃。我背的那一袋红烧牛肉是我多年来觉得最好吃的一餐肉,20多人,一人虽只分得一、二块,一如看到的美景一样,美得大家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山顶的另一头也有人搭帐篷,那边的地势稍微平坦一些,太晚,加上相隔有百余米,从山顶下去风太大,从山腰过去有一段是在绝壁之上,天黑不好走,我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去串门。</p><p class="ql-block"> 营灯亮起,与天上星星共闪烁,勾勒着一幅美丽山色。黑夜也渐渐深沉,玩累了的人们再也经不住秋寒与劲风,便纷纷进入帐篷,一边欣赏拍下的美片发朋友圈,一边听山风吹拂。</p> <p class="ql-block"> 我躺在帐篷里畅想的时候,一对广东籍青年男女踏着夜色在我帐边扎营,女的网名成今喜,他们是从对面的五指山游玩之后才赶过来的,并邀我起来一起喝酒。我电话小伟,要他上来,他睡了不想起床,便叫简单爱上来凑了热闹。</p><p class="ql-block"> 在山脊的路中间把简易桌一搭放上户外炉,然后把登山杖一插挂上头灯,4个人就这样各坐一边把酒临风,在夜色朦胧中很诗意地吆喝了起来。一瓶白酒,两瓶罐装啤酒不知不觉就快见底了。</p><p class="ql-block"> 在商量着没酒了怎么办时,我看见我与小伟打水的地方有两位打手电的人正盲目地往上爬,便大声朝他们喊去,告诉他们走错路了,要他们不要直爬,找不到路就朝我这边斜爬上来。</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对青年男女,天黑看不清路,他们一直就在小箭竹林里钻,要不是我呼唤,还真的摸不清东南西北方向。两位年轻人是南宁人,他们是应网上一位朋友之约来爬平兰顶的。见他们也在我旁边搭帐篷,我们便邀他俩一起就餐并问道:“有酒没?”他们说:“有,那个朋友带有三罐啤酒,我们准备一人一瓶在山上喝的。”听说有酒,我们赶紧叫他快去找人。他还不认识那位朋友,只知道在山的另一头扎了帐篷。</p><p class="ql-block"> 取得酒来,正喝得高兴,他那网名叫”也行“的朋友也踏着夜色摸了过来。经闲聊,是我们湖南邵阳人,今年刚入职来宾市公务员。大家都喝得开心,便一起责备他三罐酒怎么只有两罐了。他腼腆地说,登上山后,一个人躺在帐篷里等他们两位,便没有参与附近驴友的活动,自个慢慢地喝酒消遣,不知不觉喝完了一罐酒。一群人,又是一阵欢笑,天南海北,谈天说地。这时,有人提议组建一个群,相约时间允许时就发英雄帖,在某一个山头,某一处滩头,就像今天这个晚上一样……</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光景,山上如赶集一般,人声沸腾。我的帐篷周围站满了人,叽叽喳喳不同方言。起床一看,一路往下至垭口处,路的两旁添了许多帐篷,都是昨夜赶上山来看日出的。而从垭口至山项,密密麻麻到处是人。我旁边的两顶帐篷没有声响,仿佛都还在沉睡。我大声呼喊:“快起床啦,太阳马上出来啦!” 两旁同时回应:“大哥,你昨晚睡得真香,一晚的狂风吹得我们都不敢深睡,而你却一睡就打起了呼噜。”“鼾声大吗?”“不大,轻微的声音,打了一会就没了,说明你睡眠很好。”“与山神为伴,风知道我,我还有什么可怕的。”我本想调侃地说出这句话,却不想再打扰他们,便自顾地向观景的人流走去。</p><p class="ql-block"> 忘川、老石、海子等人忘情股地一边摄影录像,一边叫我,激情再次点燃,我很快就溶入了他们。</p><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重装归来,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2025年10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