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日( 10月12日)正好出差浙江,查了一下浙江的5A景区发现台州有两个,然后看了一下攻略决定先去天台山,天台山景区有很多个景区,但是其中5A景区有两个,一个是石梁飞瀑,一个是国清寺,而最著名的天台山大瀑布没被标注为5A,所以我就先去了石梁飞瀑,这个地方呢,很美,环境比较清幽,也不用大量的去爬山,费用并不高,门票60块钱,但是有一个点就是他离是高铁站远需要打车,可能打车的话要花4、5十块钱吧,这个景区的特点就是不累,然后人少,环境又很舒服。我是打车到的山上,然后从山上走下来的,觉得完全没有累到。接下来欣赏紧吧</p> <p class="ql-block">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p> <p class="ql-block">中方广寺中方广寺位于石梁桥侧。寺内有明代天启元年九门提督太监徐贵督造的铜亭,亭内雕有微型五百罗汉像,栩栩如生。此亭高约4尺,横阔2 尺多,原本置于中方广寺对面的石梁桥头。据说,昔时中方广寺僧人,一年四季每日均足穿草鞋,行过石梁到铜亭中进香,有小沙弥还能在石梁上翻筋斗、竖蜻蜓,叫人不敢想象。</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是江南的一座名山,同时还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以华顶为中心,四周群山像一片片花瓣,围绕在华顶四周。因此,天台山老远看去,像一朵盛开的莲花。</p> <p class="ql-block">古下方广寺瀑底左侧的古下方广寺,为天台宗,茂林修竹,掩映其间,为佛教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雕像。下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石梁飞瀑</p><p class="ql-block">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瀑布壮观,但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出:首先它有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条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溪涧岩石坎坷不平,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每一次折跌,激起一阵雪白的水花,接着又往下折跌。这样经过4次折跌后,溪流终于在阵阵白浪之中流到了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石梁瀑布附近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石梁飞瀑”题刻,石梁腹部有郡守刘璈题的“前度又来”等。</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风景点无数,瀑布亦处处可见。清初诗人潘耒在其《华顶》一诗中,有“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之句。然天台之最佳处,在于一瀑,这就是著名的石梁飞瀑了。石梁飞瀑的美景在于浪花万朵,似堆雪撒珠,终年不绝,故有“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之说法。从中方广寺沿山径可达下方广寺。此时再回望石梁飞瀑,景色又有变化了。只见石梁高挂入云,飞瀑九天抖落,仿佛银龙从天而降,正如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石桥处处足徜徉,尤妙探奇在下方。飞瀑寺前晴亦雨,昙华云际远偏香。</p> <p class="ql-block">一帘诗画悬空壁,万古风雷撼彼苍。我欲卧游支枕看,第三松畔设藤床。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曾记载道:“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石梁飞瀑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是有浙东的画山秀水和附近城乡繁华的衬托。天台山本身美景颇多,又是佛教胜地,所以,石梁飞瀑亦因此而更闻名遐迩。谈到天台石梁飞瀑,不禁令人想起一首歌咏天台石梁飞瀑的长诗,这就是清代进士魏源的《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全诗如下:“雁湫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匡庐之瀑浩浩如河江。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在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逼束风愈怒。松涛一涌千万虫,奔泉冲夺游人路。重冈四合如重成,震电万车争殷辚。汕头草木思他徒,但有虎啸苍龙吟。须臾雨尽月华湿,月瀑更较雨瀑谧。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响皆休息。静中疑是曲江涛,此则云垂彼海立。我曾观潮更观瀑,浩然胸中两仪塞。不以目视以耳听,斋心三日钧天瑟。造物贶我良不悭,所至江山纵奇特。山僧掉头笑:‘休道雨瀑月瀑,那知冰瀑妙,破玉裂琼凝不流,黑光中线空明窈。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颓倒。是时樵牧无声游屐绝,老僧扶杖穷幽讨,山中胜不传山外,武陵难向渔郎道!’语罢月落山茫茫,但觉石梁之下烟苍苍,雷硠硠,挟以风雨浩浩如河江!”</p> <p class="ql-block">从金溪、银溪的交汇处向右折,沿银溪向上游约200余米处有巨石大印,上雕刻着“法华晨光”四字, 这是一枚卓立在溪涧上、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石大印,估计重量达数百吨,堪称世界之最,这是国内最大的大印,现正准备申报“中国吉尼斯”纪录。印体长约6米、印面边长4米,上篆刻“法华晨光”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法华”指佛教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是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晨光”寓天台山最早沐浴大乘佛光,是天台宗的祖山。巨印前,横卧一石,可站十数人,石上布满天然五彩云纹,是难得一见的“彩云石”,也是理想的“观印台”。大印不远处,六角仿古石亭翼然,名心心相印亭,既可释为“用心赏印”,又可释为“心上人心心相印”,含义隽永。</p> <p class="ql-block">铜壶滴漏离大印约100米处,有一形状如壶的瀑布俗称小铜壶,其状与东边的大铜壶极相似。石梁东行3.5公里,有一因地层裂陷而成的腹大口小的壶形瀑布,壶高15米,径达7米,壶壁岩石光滑,呈古铜色。瀑水泻落壶中,回旋打转,然后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名“铜壶滴漏”。</p> <p class="ql-block">野生猕猴桃</p> <p class="ql-block">农民卖的水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