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旅居游记

樱花道

<p class="ql-block">  2025.10.11.我们来到彭州临江天然居旅居几天。推开窗户就是湔江,每晚枕着波涛进入梦乡,涛声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摇篮曲,节奏时而舒缓如呢喃,时而激越似鼓点,将人缓缓引入梦乡‌。这种声音不同于城市喧嚣,它带着温柔的风和远古的韵律,让紧绷的神经在浪花的抚触下逐渐松弛‌。</p> <p class="ql-block">  当第一缕朝霞穿透云雾,涛声便从催眠曲蜕变为唤醒的号角。不同于闹钟的刺耳,晨间的浪花带着清透的韵律,像有人用银勺轻敲水晶杯,将沉睡者从深蓝梦境中缓缓托起‌。开始一天的赏景旅行。</p> <p class="ql-block">  丹景山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古九陇),海拔1147米,境内山川形势奇异,文物、古迹众多。素有“丹岳岱宗”,“古唐胜迹”,“丹景第一”之称。</p> <p class="ql-block">  丹景山为中国天彭牡丹的发源地,宋代尤其南宋时期,花特盛,与洛阳、菏泽齐名。丹景山是龙门山前沿景区,以牡丹文化、宗教文化和古彭蜀文化著称于世。自唐代开始大规模种植牡丹,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花特盛,与洛阳齐名。</p> <p class="ql-block">  丹景第一石牌坊</p><p class="ql-block"> 位于丹景山麓,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由东嶽庙主持修建。</p><p class="ql-block">广植牡丹,丹景牡丹遂名扬天下,故为第一。近代艺术大师张大千题丹景山牡丹诗说:"宋以前牡丹,以天彭为第一"。 牌坊横额题写"丹景第一""古唐胜迹",其义是说自大唐金头陀在山因行宫而创大乘名金华寺,并在此府,三浮日月台",梦醒后命令在天下遍寻,结果在丹景山寻得此联,遂拨国库扩建。 "古唐胜迹"还包括唐王的传说。相传唐玄宗梦游东嶽庙,或说唐太宗梦游地府,记得有楹联"十地风霜韩愈诗",都是描写丹景山牡丹和山脚湔江山水之美。 牌坊门联"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宋徽宗诗句)、"山如碧玉水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p> <p class="ql-block">  蜀秀園</p><p class="ql-block"> 蜀秀园位于丹景山麓,为纪念著名教育家、天彭牡丹文化发掘者张秀熟而建。</p><p class="ql-block">张秀熟素爱天彭牡丹,在他的倡导下,1985年3月18日牡丹杯定为彭州市市</p><p class="ql-block">花,政府并确定每年4月举办彭州牡丹花会。张秀熟为首届花会题诗云:</p><p class="ql-block">为爱名花访胜迹,风流久著盛唐诗。</p><p class="ql-block">而今重振天彭帜,胜似洛阳冠当时。</p><p class="ql-block">前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了园名。</p> <p class="ql-block">  鲁班庙</p><p class="ql-block"> 鲁班庙是丹景山的第一座寺庙,坐落在天彭山(寿阳山)北部山麓,始建于唐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p><p class="ql-block">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伟大发明家,人类最具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制造的木鸢像现代的飞机一样,能载人在空中飞行。</p><p class="ql-block">1991年,鲁班庙由彭州市建筑行业发起重建,现建有鲁班祖师大殿,做工精巧,显示了彭州泥木雕改石民间工匠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  庙中供奉着鲁班祖师的塑像,面容慈祥,手持墨斗,象征着中华传统工艺的源远流长。每逢节日,匠人们齐聚于此,敬献香火,缅怀先师,传承匠心。</p> <p class="ql-block">  行于山间幽径,偶遇翩翩彩蝶舞动花间,光影交错,美不胜收。驻足其间,镜头捕捉的是自然的灵动,更是丹景山深处那一抹灵动的生命之美。</p> <p class="ql-block">  丹霞园</p><p class="ql-block"> 丹霞园因明代大学者杨升庵游丹景山的著名诗句"牡丹坪上眺丹霞"而名,位于山麓,与陆游祠相连。</p><p class="ql-block">该园为中国牡丹芍药协会指定的标本园之一。园中汇聚了西南牡丹、中原牡丹、西北紫斑牡丹和日本牡丹、法国牡丹、美国牡丹,花开灿若云霞,蔚为壮观,且香气袭人。</p><p class="ql-block">园名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p> <p class="ql-block">  陸遊祠</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陆游撰著《天彭牡丹谱》而建</p><p class="ql-block">位于丹景山麓,与丹霞园相连,现建有三间主展室,长廊、陆游像、牡丹雕花石栏,还收藏有清代黄云鹄、沈芝林游丹景山的牡丹诗碑等,是展示天彭牡丹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越州山阴(绍兴)人,宋代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55年)冬,陆游从抗金前线南郑(汉中),经剑门入蜀至成都。陆游在成都地区生活了六年,喜欢彭州的牡丹,每春月花开,他到彭州访花户游名园登丹景,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离开成都前夕,撰著了《天彭牡丹谱》,《天彭牡丹谱》在中国园艺史上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极具时代精神 和陆游的其他爱国诗篇一样,强烈地寄托他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激情现陆游祠为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普渡古桥</p> <p class="ql-block">  圣迹寺</p><p class="ql-block"> 现存建筑主体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遗存,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含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建筑群,多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重建。</p><p class="ql-block">该寺与唐代禅师马祖道一存在历史关联(其弘法地福建建阳佛迹岭另有同名圣迹寺,系马祖教团发源地)。彭州圣迹寺历经清初重建,1983年起由泽友法师主持修复,1992年对外开放。寺内现存赵朴初题匾的大雄宝殿,周边属丹景山国家AAAA级景区组成部分。寺院现存清康熙年间重建碑记及"佛脚迹"石刻等重要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  龟文化</p><p class="ql-block">五行通天地</p><p class="ql-block">八卦定乾坤</p><p class="ql-block">龟名:修行龟年龄130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性格:温顺,灵气十足</p><p class="ql-block">主食:蔬菜。水果等食物</p><p class="ql-block">特点:身背天象二十四季气。十天干、</p><p class="ql-block">十二地支。</p><p class="ql-block">天地人三才、左眼为日、右眼为月</p><p class="ql-block">前脚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后脚代表:春、夏、秋、冬四季</p><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大灵兽"前三种是虚幻的灵兽,唯有龟兽是看得见摸的着。</p><p class="ql-block">龟:主:长寿、富贵、荣华、财气、福气、避邪、免灾等。</p><p class="ql-block">摸龟的好处</p><p class="ql-block">老人摸背:长命百岁、身体安康</p><p class="ql-block">小孩摸头:出人头地、健康成长、学业有成年青人摸头到尾:顺风顺水、事业一帆风顺</p> <p class="ql-block">  摩岩造像与石刻。山中石刻遍布,自唐至明清,历代皆有遗存。碑文、题记、诗刻,或庄重典雅,或飘逸洒脱,字里行间,记录着丹景山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  丹景山摩崖造像分布于山壁之间,雕刻精美,神态各异,多为唐宋遗风。这些造像历经千年风雨,仍保存完好,是研究古代宗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天师宫</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腰瓢儿岩东侧,丹溪穿庙而过,始建于唐,明代以来名"审魂殿"1995年彭州市民宗局审批更名为天师宫。</p><p class="ql-block"> 现修建有山门、审魂殿、斗姆殿、三清大殿、慈航殿等,并发掘有麒麟牡丹石刻,其图形造型生动,极富艺术性。</p><p class="ql-block">相传,明初张三丰在该庙修炼时,在庙西侧瓢儿岩上留下了著名仙迹"飘儿刷把"。</p> <p class="ql-block">  月老仙师</p><p class="ql-block"> 月老仙师,就是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姻缘,冥冥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一手挽红丝,一手携姻缘薄,童颜鹤发,奔驰于飞烟飞雾中。典出唐朝李复言《续玄怪录.订婚店》。</p> <p class="ql-block">  运动摄影写游记这一系列爱好从退休那日起就坚持着,每月最少爬二三座大山,每年不少三十座,持续十年啦,吸大自然能量,强健自己躯体,少生病少添麻烦少添堵。</p> <p class="ql-block">  千年漢柏</p><p class="ql-block"> 位于丹景山主游道山腰丹溪东岸,为成都市十大古树之一,为树龄最大者。</p><p class="ql-block">丹景山汉代已有规模宏大的宫观庙宇,其时广植柏树,至唐代已成胜景。初唐王勃《九陇县龙怀寺碑》描写其地为"丹溪漏日"、"巨柏森森"。至明代蜀府又在丹景山裁柏十万八千株,以补山间之缺,而留荫无穷。</p><p class="ql-block">这株汉柏距今至少已有1600多年,胸径1.8米,胸围5.4米,高达30多米,苍翠如云。</p> <p class="ql-block">  远离尘嚣,深入丹景山腹地,一处处寺庙依山而建,古朴雅致。推窗见绿,开门听泉,夜晚枕星而眠,晨起听鸟鸣山涧,是都市人向往的诗意栖居。</p> <p class="ql-block">  净水寺</p><p class="ql-block"> 净水寺始建于唐代,位于丹景山中部,环境优美,树木参天,众山环抱。现建有大雄宝殿1300平方米,僧人居士斋堂等附属2000平方米,尤以净水池上的净水观音著称,这是一座巨型观音像,俯视众生,神态悲天悯人。</p><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净水寺牡丹非常著称,诗人题咏不少。</p> <p class="ql-block">  踏遍丹景山的山径水畔,于花影树荫间留下身影。这一帧帧照片,不只是风景的定格,更是心灵与山水的对话,是“揽胜丹景山”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成都彭州市海窝子古镇临湔江中心岛,当地叫止马坝。相传与张献忠剿四川至此止马退兵有关。</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株上千年巨形枯树,非常珍贵,岛主专门搭建雨棚,离树百尺外香气就扑鼻四溢。</p> <p class="ql-block">  园林景观中岛主布局了许多人文内涵,与佛道儒忠孝义相关。这尊父子进士坊对面是1314米的爱情树廊,寓意一生一世。</p> <p class="ql-block">  水景将湔江引入,灵性生动。</p> <p class="ql-block">  两平方公里岛上遍植全国收集的千年垂柳、千年银杏、千年国槐以及香樟、金丝楠木、柿子等名贵树木,背靠狮子山,面临古镇,被清澈的湔江环绕,时而阳光明媚树叶发亮,时而水雾冉冉仙气徐徐。</p> <p class="ql-block">  海窝子古镇</p><p class="ql-block"> 窝子古镇位于成都彭州市辖的新兴镇,这里是古蜀王国开国中心之一,蜀王柏氏建都于“瞿上”,即今“海窝子”,古镇建制于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这里前依湔江,毗邻止马坝,隔水相望狮子山。原来的建筑在“512”地震基本全毁了,现街上的建筑大部分是新修的,但场镇的基本形态没有变。以一条弯弯的街为主线从北往南,街道两边清一色的青砖木楼建筑,高低错落,进退有致。一条小沟沿街蜿蜒而过,景观和建筑融合了川西民居元素。街上店前店后种满各类花卉,游人稀少,环境优雅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海眼广场,位于古都牌坊下。相传远古时期,此处是湔江中最深的旋涡之处,有一水中凶兽在此荼毒民众,古蜀王鱼凫带领民众制服了凶兽,并将其永远封存于此,保一方平安,故取名海眼。</p> <p class="ql-block">  街边种植各类花卉,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  古街灯笼高挂,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  雨滴轻叩青瓦,滴答声编织着古镇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古镇山上古蜀王鱼凫塑像</p> <p class="ql-block">  青砖木楼建筑,高低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  古镇之中的瞿上广场</p> <p class="ql-block">  古镇里的佛林寺气势辉宏</p> <p class="ql-block">  虎啸街头</p> <p class="ql-block">  彭州龙兴寺塔(全称龙兴寺舍利宝塔)</p><p class="ql-block"> 是位于四川省彭州市龙兴寺内的核心建筑,始建于东晋义熙二年(406年),现塔为1993-1996年重建,高81米,共17层,是中国现存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也是全国层数最多的古塔之一,兼具佛教圣地和文物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塔体因地震和人为破坏仅存一角,1923年部分垮塌;1940年能海法师倡议重建未果;1993-1996年寺院素有“七佛胜地”之称,清末获缅甸玉佛、印度舍利子《贝叶经》、日本大藏经等馈赠;1949年成为川康将领和平起义纪念地。‌‌2000余万元完成现代重建,恢复原貌</p><p class="ql-block"> 寺院素有“七佛胜地”之称,清末获缅甸玉佛、印度舍利子《贝叶经》、日本大藏经等馈赠;1949年成为川康将领和平起义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高手在民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