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印象之中山陵及梅山景区

三尺深的水

9月25日,我们早早地起床洗漱后整理行装,7点半到餐厅就餐,8点由小陈、小董与服务台交涉,如果我们12点还没有赶回宾馆的话,劳烦服务员们将我们的行李拿到服务台,我们回来后就直接在服务台结账。服务台工作人员满口答应。<div> 8点半我们从如家出发,兜兜转转9点47分才到中山陵广场。<br><div> </div></div>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br>中山陵由吕彦直设计,于1926年开工建设,1932年竣工。其主要建筑有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占地约2000亩。中山陵建筑风格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陵墓样式;又糅合了西方建筑特色,给人以庄严肃穆、坚固巍峨之感。<br> 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沿着中轴线来到了陵门。 陵门系用福建花岗岩建成,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上覆蓝色琉璃瓦,三拱分别装有对开的镂花铜门,中门横额上镌刻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br>陵门后面是纪念碑亭。 碑上刻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中山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金色大字。 穿过碑亭,孙中山先生祭堂矗立在半山腰上,正面墙上“民族、民生、民权”6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 纪念堂上高坐着孙总理中山先生玉石雕像,供人瞻仰。 纪念堂后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陵寝,孙先生石像长眠于此。 从纪念堂出来极目四望,云涌金陵,“王气”尽收眼底。 时间尚早,顺道看看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始建于公元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1413年建成。陵宫内有文武方门、东井亭、西井亭、御厨、具服殿、碑殿、东配殿、西配殿、享殿、内红门、升仙桥、明楼、宝顶等建筑。明孝陵的陵寝制度,开创明清帝陵制度的先河,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地位。<br> 城墙上的砖块块都印有标记名字,可永久追责。 在南京带孙子的武穴文友凤姐得知我们到来,特的从娃儿家坐地铁赶来,赶到中山陵,我们逛到明孝陵来了,她又从中山陵景区赶到明孝陵景区,终于在明孝陵景区会面了,非常感谢凤姐的热情接待。 凤姐领着我们步行穿过神道,行进在梅山风景区中,设若不雨的早上在此晨练,跑步舞剑打太极拳,好地方呀。 冒雨穿过梅山景区梅林丛,来到了地铁站,6号线转1号线,13点半出地铁站,在如家附近就餐。凤姐抢着买单,小陈年轻跑得快,没让凤姐买成,凤姐嘟囔了好一阵子,责怪我们没有让她尽“地主”之谊。谢谢凤姐的盛情接待。<div> 15:55分,我们在如家旅馆服务台取得行李,从南京南站乘坐G3121列车,晚上7点到武穴北站,结束了这次金陵红色之旅。</div><div> 金陵总的印象是: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优美,街道秩序好,行人车辆都遵守交通规则,骑电动车的不少,但都戴头盔走辅道,旅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如家真有家的感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