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2025年10月4日我与家人去昭通马楠山大草原,路过桧溪,看见了山壁上的宣传图,我就拍了下来给小孙女看,告诉她现在的新生活来之不易。</i></p> <p class="ql-block"><i> 桧溪战斗遗址昭通市革命遗址</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1949年10月31日晚,中共永善地下党领导的“西南人民革命军第三纵队第四团”从井底开赴桧溪,11月2日,部队攻进桧溪,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i></p> <p class="ql-block"> 桧溪剿匪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4日,桧溪地露勾结盐津、绥江众匪500余人从桧溪街东、南、北三面围攻检(溪)自(强),双(河)工作队。经过激战,解放军毙匪12名,伤多人,俘匪2名。</p> <p class="ql-block"><i> 这里有桧溪战斗遗址,1949年10月,中共永善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此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还有桧溪剿匪战斗遗址,1950年6月,解放军与匪徒激战,捍卫了新生政权。如今,这些遗址被立碑铭记,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红色浮雕上,革命先辈们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热血与担当。</i></p> <p class="ql-block"><i> 除了红色底蕴,桧溪的自然风光同样动人。金沙江在这里蜿蜒流淌,两岸山峦叠翠,桥梁飞架江面,山水之间,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山河的灵秀,行走其间,仿佛能触摸到红色精神与自然之美的双重脉动。</i></p> <p class="ql-block"><i> 站在桧溪的土地上,红色的记忆与山水的灵秀交织,在我心中奏响了一曲震撼心灵的乐章。</i></p><p class="ql-block"><i> 当目光触及“桧溪战斗遗址”“桧溪剿匪战斗遗址”的碑文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仿佛在眼前展开。1949年,革命武装在这里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1950年,解放军与匪徒激战,用热血捍卫新生政权。那些红色浮雕上的先辈们,或振臂高呼,或持枪冲锋,他们的身影是信仰与担当的具象化。我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份红色传承,如同一盏明灯,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也在我心中点燃了敬畏与感恩的火种。</i></p> <p class="ql-block"><i> 而当我将视线投向金沙江时,又被另一种美所打动。江水蜿蜒,山峦叠翠,桥梁飞架南北,自然的灵秀与工程的壮美相得益彰。在这片土地上,红色精神与山水胜景交融共生,让我明白,我们既要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又要珍惜当下,在这山河锦绣中,以积极的姿态去创造、去守护,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山水间继续传承,让生命在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中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i></p>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曾几何时</p><p class="ql-block"> 美篇账号:3084440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