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年祭:追忆父亲向维生</p><p class="ql-block">老人家!</p><p class="ql-block">向先林一25.9.12</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九月十二日,是我们的父亲向维生老人家诞辰一百周年。他于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与世长辞,至今已二十一年。在此世纪诞辰之际,往事历历在目,思念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的一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普通百姓坚韧求存的缩影——他生于旧社会的苦难,长于新的建设,最终归于土地的宁静。他读过书,教过书,当过干部,也一辈子是位朴实的农民。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苦难童年,勤学之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幼年体弱,在祖母的悉心守护下得以成长。七岁启蒙,是乡里少有的读书人。然而,解放前的求学路,布满荆棘。 家中贫寒,常常食不果腹,一碗稀粥要数着米粒下咽。最难忘是寒冬时节,他打着赤脚,踩着冰霜上学,双脚冻得红肿发紫,手足皆是冻疮。一件单薄的衣衫,补丁叠着补丁,却难抵刺骨寒风。正是在这吃不饱、穿不暖的极端困苦中,他紧握书本,因为那是黑暗里唯一的灯,照亮着一个少年对未来的微弱期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投身建设,克己奉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的成立,为父亲这样的寒门子弟打开了新的大门。他满怀热忱投身土改,因忠诚可靠,于1952年被授予“土改剿匪先进个人”。在他此后所有的工作中,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把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予他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黄龙冠及本村教书时,他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先生,更是学生们的守护者。他深知贫困学子求学之难,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耐心辅导,对家境尤为困难的孩子,他总会多想一份心,多尽一份力,那份深切的关爱,至今仍被当年的学生感念。担任大队、小队会计期间,他经手的账目分毫不差,最重的担子自己先挑,最苦的活儿自己先上,从未利用职务为家人谋过一丝便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深义重,家风长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家庭,父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对妻子尊重爱护,对子女既严格又慈祥。他一生清贫,却用脊梁为家人撑起了一片无忧的天空。他的“痛管”,是期望儿女成才的深切之爱;他的沉默,是为一家人挡风遮雨的无声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用他一生的言行,为我们刻下了这样的家训:*坚韧、仁爱、克己、尽责。他从苦难中来,却将温暖与希望留给了我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年光阴如水,父亲的教诲犹在耳畔,他的精神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我们永远怀念您——向维生老人家,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父亲。</p><p class="ql-block">于成都</p><p class="ql-block">25年9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