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人文温度的艺术践行者 金华

公益记录者在线

<p class="ql-block">  金华,身置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祖国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楹联协会会员、德州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德州市美协会员、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四十多年的国画花鸟创作与研究,坚守传统的花鸟画家、传递人文温度的艺术践行者。</p> <p class="ql-block">  幼时偶然瞥见家中长辈挥毫泼墨,墨香与笔尖流转的线条瞬间在心底扎根。那一方素纸、一管毛笔,仿佛有魔力般吸引着我,从此便与书画结下了跨越半生的缘分,从好奇模仿到执着追求,这份热爱从未因时光流逝而褪色。于我而言,书画创作是笔墨、意境、情感的融合共生。以扎实笔墨为根基,让每一笔线条都有力量、每一抹墨色都有层次;以深远意境为灵魂,在花鸟间营造可感可思的诗意空间;以真挚情感为纽带,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尽数藏于笔墨之间,让作品有温度、有共鸣。</p><p class="ql-block"> 1975年毕业于青岛工艺美术学校,系统学习美术理论与绘画技法,从素描、色彩到国画基础,每一门课程都认真钻研。在校期间,我尤其痴迷于花鸟题材的临摹,从历代名家的传世作品中汲取养分,反复琢磨笔墨技巧,为后续创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实践,早期临摹过徐渭、齐白石等名家的花鸟作品,在模仿中探索不同的绘画风格。同时,积极参与地方书画协会的交流活动,与同行切磋技艺,在一次次的创作与修改中,逐渐摆脱单纯的模仿,尝试在传统技法中融入自己对花鸟的观察与理解。这段时期的历练,让我对国画花鸟的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坚定了深耕这一领域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品《春归图》:创作于2018年,彼时正值春日,庭院中百花盛放、雀鸟欢鸣,这份生机让我萌生创作灵感。作品以牡丹为主体,搭配嬉戏的麻雀,用浓淡相宜的墨色表现牡丹的雍容,以灵动线条勾勒雀鸟的活泼。创作时力求在传统工笔与写意之间找到平衡,既展现牡丹的细腻姿态,又传递春日的蓬勃气息。该作品参展后,被多位书画爱好者收藏,更有人评价其“于细节处见匠心,于笔墨间见春光”。《秋实图》:2021年创作,以秋日常见的石榴、菊花为题材。当时恰逢家乡丰收时节,田间地头的果实与绽放的秋菊,让我感受到自然的馈赠与生命的厚重。作品中,石榴的饱满、菊花的坚韧,皆以写实与写意结合的手法呈现,意在通过寻常景物,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丰收的喜悦。该作品入选山东省书画展览,并获得优秀作品奖。</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我多次参加祖国书画院及省、市级书画展览,先后获得“德州市书画创作成果奖”“山东省工艺美术作品优秀奖”等多个奖项。部分作品被地方文化馆、艺术机构收藏,也得到了业内前辈的肯定,他们评价我的作品“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笔墨扎实、情感真挚,是接地气的好作品”。</p><p class="ql-block"> 以匠心琢笔墨,四十余年来,我始终坚持对笔墨细节的打磨,每日练字、练笔从未间断。我坚信,笔墨是国画的根基,唯有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让线条更流畅、墨色更精准。同时,我始终尊重传统,深知传统是艺术的根脉,每一次创作都以传统技法为依托,不盲目追求新奇,而是在坚守中让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p><p class="ql-block"> 在创作中,我习惯融入传统元素,如在花鸟作品中搭配古典诗词意境,让画面更具文化底蕴。作为德州人,我尤其关注本土题材,曾以德州本地的海棠、芦苇等为创作对象,将家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融入作品。此外,我积极参与书画文化普及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公益讲座,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绘画,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书画艺术,传承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以作品诉心,无论创作多久,我始终坚持“有思想的创作”,不做无意义的笔墨堆砌。我认为,作品是创作者与时代的对话,要以笔墨记录生活、回应时代。从描绘春日生机到展现丰收喜悦,从刻画花鸟的灵动到传递对生命的敬畏,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我的思考与情感,这份“以作品说话”的初心,我会一直坚守。</p> <p class="ql-block">  笔墨相伴半生的“老伙计”对我来说,笔墨从来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有温度的伙伴。毛笔在指尖的触感、墨汁在纸上晕染的痕迹,都与我的情绪紧密相连。下笔时的轻重缓急,决定着线条的刚柔粗细;墨色的浓淡干湿,传递着不同的情感氛围——浓墨可表厚重,淡墨能显清雅,焦墨可塑筋骨。四十余年与笔墨相伴,它们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懂我的心意,也承载着我的艺术追求。</p> <p class="ql-block">  在取舍中沉淀自我,书画创作是一场“取舍”的艺术,一幅作品中,哪些细节要细致刻画,哪些部分可留白写意,都需要反复斟酌。这就像人生,要学会在繁杂中找到重点,在取舍中明确方向。同时,创作也是自我沉淀的过程,在与笔墨对话的时光里,我逐渐褪去浮躁,学会静下心来观察自然、思考生活。我始终坚信,创作既要保持个人风格,又要寻求与观众的共鸣,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让作品更有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在书画传递温暖的责任上我认为,书画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本身,更在于传递人文精神。一幅好的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传递正能量、引发情感共鸣,我天生特别喜欢花,也爱画花,每幅作品画满意了我很开心,自律的我坚持让自己天天开心。作为创作者,更是有责任用作品记录时代、传递温暖,让艺术服务大众。无论是描绘自然之美,还是展现生活之趣,都是在以艺术的方式传递对生活的热爱。未来,我仍会带着这份责任继续创作,用笔墨书写对艺术的执着,用作品传递对生活的热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