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美·流转·流动·流韵——临池溯源与觉斯对话

红枝

<p class="ql-block">​ 王铎的草书长卷,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其势恢弘,其韵悠长。在对其经典长卷的反复临习与揣摩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明末清初的书法巨擘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其笔下所营造出的艺术世界,让我深刻体会到,草书之妙,不仅在于狂放不羁的外形,更在于其内部精微而充满生命律动的“流”。一次线上交流课的分享,王景老师——流美·流转·流动·流韵的总结指导,可谓四两拨千斤,让我对临摹学习王铎长卷的四个层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单字的流美:欹侧生姿  破方为圆 <p class="ql-block">  王铎的草书,首先征服我的是其单字内部所蕴含的流动之美。他深谙“欲侧”之道,每个字似乎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不再是平正安稳的结体,而是通过部首间大胆的错位、倾斜、开合,制造出强烈的动势。如“神”字之右倾,“舞”字之左盼,仿佛每一笔都在寻找重心的临界点,险中求稳,静中寓动。</p><p class="ql-block"> 同时,他极善于“破方为圆”,将楷书或行书中方折的笔画,以圆转流畅的弧线取而代之。这种圆转不是简单的画圈,而是充满了弹性和张的“筋”与“骨”。在长卷学习中,遇到有些独特的字和自己写不好的字需要单字精临强化训练。在反复练习中我对使转的字有了比较好揣磨和理解,因此写起来比较顺手。但是遇到“势”“飛”等这样翻转的字常感手腕转动不够。于是在十次,几十次的单字精临中我感受到手腕需要一种连绵不断的“绞转”之力,才能写出那种内含筋骨、外显丰腴的线条。也让我更加体会到王铎长卷中的每一个单字,在他的笔下都不是一个僵硬的符号,而是一个顾盼生姿、充满弹性的生命体,为整篇的流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字组的流转:牵丝映带  气脉相连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单字是音符,那么字组便是乐章中的乐句。王铎在处理字与字的关系上,堪称大师。他通过或实或虚、或断或连的牵丝引带,将数个甚至十数个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气息连贯的“字组”。 </p><p class="ql-block"> 在临习中,遇到一些有特点有亮点的字组一定要拎出来反复多练。王景老师指导我们:注意他笔锋在字与字之间那种“笔断意连”的微妙处理。有时看似断开,但笔势与姿态的呼应,让气脉依然贯通;有时一笔直下,数字连绵,如滔滔江水,一泻而下。这种处理,极大地增强了书作的节奏感和空间感。在做好单字精临后,加强字组训练也是我的学习重点。从关注单个字的像与不像,转移到体会字组内部的气息流转与节奏变化上,努力让笔下的字“成群结队”,而非“各自为战”。</p> 行气的流动:轴线摆动  势不可挡 <p class="ql-block">  王铎长卷最撼人心魄的,莫过于那奔腾激荡的行气。他打破了传统草书中轴线平正的格局,创造性地运用了“轴线摆动”之法。通观全篇,每一行的中轴线并非笔直垂下,而是如龙蛇般左右摇曳、曲折前行。 </p><p class="ql-block"> 每次看王景老师的临摹视频深深感受到: 这种大幅度的摆动,并非随意而为,而是精心策划的“造势”手段。它制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动荡感和前进的推力,让整行字充满了内在的张力与方向感。在临写时,我也体会到了自己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在驾驭一匹奔马,需要全身心投入,以腰驭臂,以臂驭笔,顺着这股无形的“势”而运动。我想:一旦掌握了这种行气的流动规律,笔下便会自然生发出一股雄强豪迈、一往无前的气概。</p> 墨色的流韵:渴润相生  五色焕神 <p class="ql-block">​ 王铎被誉为“神笔”,其“神”处,除笔法外,更在于其对墨法出神入化的运用。他的长卷是一次性书写完成的交响乐,墨色从饱蘸浓墨的酣畅淋漓,到渐趋干涸的飞白纵横,再到重新蘸墨后的浓重再现,形成了极其丰富而自然的墨色层次,即所谓的“五彩之墨”。 </p><p class="ql-block"> 浓墨处,如壮士舞剑,沉雄凝重;飞白处,如秋风裂帛,苍劲老辣。这种渴润相生的墨色变化,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体积感,更与笔势、章法紧密结合,共同参与了情感的表达。枯笔飞白处,往往是情绪最为激越、节奏最为紧张的时刻,那种笔与纸摩擦产生的沙沙声,仿佛书家心绪的嘶鸣。学习运用墨色,让我体会到书法不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时间的艺术,笔痕墨迹记录下了整个书写过程的节奏与心境。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以“流”为纲的学习,我逐渐明白,王铎的狂草并非一味的粗野放纵,其内核是极其精密的法度与澎湃的激情的高度统一。从单字的流美构筑,到字组的流转成片,再到行气的流动成势,最终汇入墨色的流韵成章,这是一个由微观到宏观、环环相扣的完整体系。临摹王铎,不仅是学习一种技法,更是锤炼一种气魄,培养一种将理性与感性完美交融的书写状态。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愿继续在这条流淌着古典与激情的长河中,溯流而上,追寻那份穿越时空的艺术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