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提线木偶”式干部,是指那些缺乏自主思考、被动执行指令,凡事“等安排、靠指示、要答案”的管理干部。他们看似“听话”,实则是偷懒耍滑、履职缺位、担当缺失。破除“木偶心态”,锻造实干作风,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p>  <p class="ql-block">  一、“提线木偶”式干部的三幅嘴脸</p><p class="ql-block">    1、思想上“唯上不唯实”。在工作中,多请示、多报告,有助于上级及时掌握工作开展情况,能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提高工作效率。但部分干部对请示、报告变了味,报喜不报忧,汇报只捡好的方面说,过失部分只字不提。没建议,没想法,上级说做什么就做什么,上级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上级说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按本地的说法叫“拨灯棒子”,“拨一下,动一下”,干事不主动、不担当,机械执行上级指令。面对新问题,第一反应是“翻旧规、找文件、等指示”,拿着旧报告改时间,改数字,对文件照本宣科,不关注事情发展动态,既不结合岗位实际调研分析,也不顾及时代背景的变化,思想上懒惰,一味充当上级的“传声筒”,导致政策执行“温差”、“偏差”频现,延误工作开展良机。</p><p class="ql-block">     2、行动上“循规不逾矩”。有些管理干部每天主要的工作是紧盯上级,上级走到哪就跟到哪,做上级的“跟屁虫”。工作中只求“不出错”,不愿“多干事”,上级安排的工作就做,上级没有安排的工作,就算是在损坏公司利益或者存在隐患也不处理,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遇到矛盾视而不见,绕着走,或转移矛盾,或作壁上观,或做老好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碰到困难或者无利可图往后退,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与创新突破的魄力,成为推动发展的“旁观者”。</p><p class="ql-block">    3、责任上“避重不就轻”。遇到有难度的工作就找理由,“文件没发过”、“领导没讲过”、“以前没干过”,“没先例”讲得多,“怎么办”想得少。对分内工作只求做到60%能交差就行,对交叉任务推诿扯皮,不配合不担责。在上级面前夸夸其谈,表现出一幅“天上的事知一半,地上的事全知”、“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的样子,实则“收到不落实”、“表态不行动”,尸位素餐。面对问责,动辄以“听上级安排”或“是下级做的,自己不知情”为由推卸责任,沦为责任链条的“断节点”。</p>  <p class="ql-block">  二、“木偶心态”滋生的根源所在</p><p class="ql-block">     1、政绩观错位是“思想病根”。部分干部将“不出错”当作最大政绩,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认为“干得多错得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心当个“清闲官”,不愿承担创新风险,选择以“被动执行”换取“安全过关”,认为只做上级安排的工作或按上级的指示做,做错了上级也不会追责,本质是急功近利、怕担责任的心态作祟。</p><p class="ql-block">     2、能力本领不足是“现实短板”。有些干部上位靠后门,工作靠混迹,只知抬头看天,不知低头看地,存在“本领恐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缺乏政策解读、群众工作、应急处理等核心能力,无力自主破解难题,只能依赖上级指令“照猫画虎”。由于能力不足,自己干不了,也不让有能力的下属干,嫉贤妒能,担心上级知晓下属能力强,自己的地位不保。</p><p class="ql-block">    3、 制度落实弹性是“考核偏差”。有些管理干部习惯于用“自己人”,考核评价侧重“是否听话”和“是否和自己亲近”,不同的人不同的要求,考核奖惩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制度形同虚设,忽视“实绩如何”、“制度落实与否”,使干部陷入“巴结讨好、唯令是从”的误区。同时,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不到位,也让敢闯敢试者“心存顾虑”。</p>  <p class="ql-block">  三、破解困局:锻造实干担当干部的成长路径</p><p class="ql-block">     1、以“思想破冰”破除“木偶思维”</p><p class="ql-block">     端正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要做好任何工作都是很辛苦的,职级越高,脑力劳动就越强。任何一个岗位都是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辅相成,互成正比。管理干部对工作没思路,不操心,养尊处优,那么他的上级就要多操心,否则经营业绩就会下滑。所以,“木偶式干部”看似在尊重上级指示,实则是要让上级担错背锅,从思想上“累死”上级。曝光“木偶式”行为的危害,杜绝“懒政思想”,推动干部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从“机械干”转变为“创新干”的专项行动至为重要。管理干部要树立“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政绩观,明确“执行指令”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要以革命先辈、劳模工匠为榜样,树立“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主动担起时代重任,敢同先行者赛一赛,敢和排头兵比一比,不做台下鼓掌的看客,争做台上领奖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2、以“能力强基”摆脱“依赖惯性”</p><p class="ql-block">    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举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例子,警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实践锻炼、真刀真枪打拼。当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挑选满腹计策、能说会道的马谡为先锋主将,结果街亭之战,蜀军一败涂地,迫使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不是不敢担当,而是不能担当。俗话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管理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只有在基层岗位上锤炼顽强拼搏本领,提高善作善成能力,增强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方能在狂风骤雨中立得住,在花繁柳密处拨得开。不要一天到晚眼睛盯着上级领导,见上级的眼色行事,专做上级的”跟屁虫”,遇事耍花花肠子,要围绕生产发展、质量效率、市场开拓等重点领域创新式开展工作。建立常态化培训与实践锻炼机制,打破任人为亲和唯学历论,开展“精准滴灌”式培训,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生产一线、攻坚前沿、基层岗位挂职历练,在实践中提升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干部“有本事干事、有底气担当”。</p><p class="ql-block">    3、以“机制护航”激励“主动作为”</p><p class="ql-block">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消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良心态和“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歪风习气,不能只靠“攥攥拳头喊加油”,也不能只是“竖竖拇指给肯定”。要防止“洗碗效应”,避免“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让“躺平”干部“鲤鱼打挺”,充分释放“闯”的魄力和“变”的活力;要在经济上“给票子”,绩效上拉差距,真正让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实现奖得心动、罚得心痛;在政治上“给位子”,明确“重口碑、看实绩”选用导向,大力提拔重用踏实苦干、贡献突出的干部,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在荣誉上“给面子”,大力表彰担当作为的先进模范,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地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p>  <p class="ql-block">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本分。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各级管理干部务必打起精神、敢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责任感、进取心和精气神儿。唯有打破“提线木偶”的桎梏,激发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以“争”的意识、“拼”的姿态、“抢”的劲头投身工作,才能锻造出一支敢担当、善作为、能干事的过硬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