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生命关怀之树!——镇江江大附院缓和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践行第21个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全民享有”

善报好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10月11日,第21个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实现承诺:全民享有”,不仅是对全球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呼吁,更承载着“让每一位生命末期患者都能获得有尊严、高质量照护”的民生期许。当日清晨,江大附院缓和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旗下的“安静种树小分队”,以一场覆盖5个服务点的公益行动,将这一理念落地为温暖的实践——志愿者们分组携带宣传物料,奔赴医院、养老机构,用“种树”般的耐心与坚守,为生命终末期群体播撒关怀,为安宁疗护的普及搭建桥梁。</p> 江滨医院老年科: 一枚党徽一份跨越年龄的精神共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静种树”第一组的志愿者吴秋华、朱明,带着新成员董首莲首先抵达江滨医院老年科病区。在赵护士的协助下,三人迅速投入工作:张贴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宣传画,为象征“安宁疗护理念传播”的“小树”(展架资料)浇水时,不仅补充了宣传册,还逐页梳理记录簿,确保每一条居民咨询信息都清晰可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记录簿上,志愿者收到了“意外收获”,让团队更坚定了宣传的意义——一位市民不仅取阅了3份安宁疗护资料,还主动留下姓名与联系方式,这份主动,成为小组后续精准跟进服务的重要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三人来到94岁的杭奶奶病床前。看到志愿者们,老人瞬间露出笑容,紧紧握住吴秋华的手。除了送上定制的安宁医疗日小礼物,吴秋华还特意为杭奶奶准务了一枚崭新的共产党员胸章:老奶奶一起重温了“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党员的核心素质要求,鼓励奶奶坚持尊重规律,相信科学,过好每一天。</p> 东吴医院: 新老携手,让“五个愿望”照进现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此同时,赵春华、肖娜带领新成员杨芳组成的第二组,抵达东吴医院开展工作。刚到展区,赵春华便以“给小树浇水”为喻,向杨芳细致讲解:“‘浇水’不只是补资料,还要看记录簿里有没有居民没解决的疑问。”东吴医院的朱护士长全程积极配合,沟通近期“小绿树”情况。”谈话间,两位在园区散步的老人被宣传画吸引,缓缓走上前。赵春华立刻迎上去,轻声询问老人的年龄与身体状况,随后拿出《我的五个愿望》宣传册—并为老人做简单的讲解,告诉老人后面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请护士站联系我们团队,还告知老人团队每个月都来,下次可以再一起聊天。</p> 九久老年康复中心: 政企协同,让安宁理念“落地生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第三组志愿者(赵春华、肖娜、杨芳与吴秋华汇合)抵达九久老年康复中心时,创办人、江苏省政协委员刘彤院长早已在大堂等候。“今天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你们的宣传工作,我们必须全力支持!”刘彤院长的话,让志愿者们倍感温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志愿者带来的、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提供的宣传物料,刘彤院长与康复中心邵骏主任立刻上前帮忙:邵骏主任蹲下身子调整宣传画位置仔细将《实现承诺 全民享有》的海报贴在显眼处。完成“小树浇水”(补充资料、整理展区)后,吴秋华与刘彤院长展开深入交流:从镇江“安静种树点”运营三年多遇到的“居民认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痛难点,交流间,两位在康复中心活动的老人得知当天主题日活动,主动提出合影:“我们也要帮你们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好事情’。”镜头前,老人、志愿者与院长的笑容叠加,定格下“社会各界共推安宁疗护”的温暖画面。</p> 丁卯瑞和、德高护理院: 细致服务,把关怀送到“心坎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组志愿者丁维慧、赵碧蓉、谢丽玲的目的地,是丁卯瑞和老年病医院。抵达后,三人分工明确:丁维慧负责“给小树浇水”,将展架上的旧宣传册全套更换为最新版;赵碧蓉与谢丽玲则找到施护士长沟通,共同选定宣传画张贴位置,宣传任务顺利完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组志愿者樊定与马蔚娜,则走进德高护理院。三楼展架区,两人先仔细检查资料,补充了缺失的资料,又逐页翻看留言本,将“希望了解居家安宁服务”的诉求标记出来,以便后续跟进。随后,他们来到四楼,看望正在卧床休息的曹玉华阿姨。</p> “曹阿姨,这是我们的新成员马蔚娜,今天来看看您。”樊定的问候,让曹阿姨缓缓睁开眼。原来,曹阿姨因脊柱疼痛卧床,此前在江滨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手术,但她始终纠结:一方面,手术需要直系亲属签字,女儿远在新西兰无法回国,外孙女在无锡,她却不愿主动联系,怕给孩子添麻烦;另一方面,过往一次不理想的手术留下后遗症,让她对再次手术充满恐惧。 听完曹阿姨的顾虑,樊定立刻拿出手机,仔细拍摄她的检查报告:“您别着急,我们团队的侯主任近期回国,等她回来,我们马上拿着报告跟她商量,帮您想办法。”马蔚娜则坐在床边,轻轻握住曹阿姨的手:“后续有任何需要,随时跟我们说。”曹阿姨眼中的泪光渐渐褪去,轻声道:“谢谢你们,还想着我这点事儿。” 三年多的坚守: 以“种树”之名,让安宁疗护“全民可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江江大附院缓和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汇聚了医护人员、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多元力量——他们既有懂医学照护,也有懂心理疏导,更有懂如何倾听生命末期群体的“未说出口的愿望”。而“安静种树小分队”已在5个服务点坚守三年多,所谓“种树”,种下的不仅是宣传展架,更是“尊重生命尊严”的理念,是“让安宁疗护不再小众”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不仅得到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的物料支持,更是在侯莉主任专业指导下,吸引了一批新志愿者参与——他们在实务服务中,从“听说安宁疗护”到“理解安宁疗护”,再到“愿意传播安宁疗护”。据统计,当日活动覆盖5个服务点,参与的社工、志愿者、医护人员、养老机构工作 人员及高龄、患病长者近30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树不语,却能年复一年生长;安宁疗护的理念,也需要我们一点点传递。”社工吴秋华的话,道出了团队的初心。第21个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的主题“实现承诺:全民享有”,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是江大附院缓和安宁疗护志愿者们清晨奔波的脚步,是给九旬奶奶一枚党员胸牌的力量,是帮曹阿姨对接医生的细心,是与养老机构共同探索的坚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团队将继续以“种树”般的耐心,让安宁疗护走进更多社区、更多家庭,让每一位生命末期的人都能感受到:即使生命走向终点,也能被温柔以待;“全民享有”的安宁疗护愿景,正在每一次微小的行动中,慢慢照进现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江大附院缓和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p>

疗护

安宁

志愿者

阿姨

缓和

种树

吴秋华

团队

江大

刘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