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族被称作僰人最早见于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此后文献中多写作僰人或白人,或许和僰白二字古汉语属同音字有关。至于和秦汉时期“僰人悬棺”之僰人有何关联就不得而知了,是史学界也没有定论。《元史·信苴日传》记载:“信苴日(大理末主段兴智),僰人也,其先世为大理国王”。师范《滇系》:“僰人,今称民家,即白人也。”桂馥《札扑》:“今之白人,古之僰人,然非汉时之僰人也。”类似的记载有很多。明朝万历年间由大理白族人李元阳编撰的《云南通志》中首次将“僰”字甩给了傣族,写作僰夷,而把白族写为郡人或白人。另外,在目前发现的古代白族自述文本或墓碑中也出现僰的字样。比如白族史书名为《僰古通记》;《大理照磨杨嵩墓表》:“君,杨姓之始祖也,能复起性之本善。有宠于僰王蒙氏,威而有权…”。这么说吧,元明清三代的正史中出现的僰人基本都指今天的白族,而僰夷则一般指傣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