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者寄语</div> 当孙林英以雨为笔,将北方乐陵晕染成流动的江南水墨时,郑爱国却拨开雨帘,在发霉的玉米与忧叹中叩问天意。两篇散文恰如秋雨的双生灵魂——前者撷取影视城油纸伞、元宝湖栈桥的轻盈雅韵,让黄河故道在湿润中显影出苏州园林的倒影;后者则穿透雨幕,从龟裂的枣核、发芽的花生里,窥见农耕文明与历史宿命的深重褶皱。<br> 这场异象之雨被解构成两种叙事:它既承载着城市化进程中刻意雕琢的“江南想象”,又在天人感应的古老逻辑里隐喻民族复兴的宏大寓言。本刊特邀读者凝视这场雨的双重性:当诗性改造重塑地理记忆时,是否也在稀释土地原生的呼吸?灾难与修辞的并置,终将凝结成文明长河里的永恒诘问——在美学的轻盈与历史的滞重之间,我们如何编织共生的诗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乐陵雨 江南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散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 孙林英(山东乐陵)</div> 自双节伊始,乐陵便仿佛踏入了一场江南的绮梦。那如丝如缕的雨,紧紧缠绵着这座小城,与我们形影不离,将乐陵装点得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卷。<br> 乐陵是山东的北部,黄河之流域。大禹治水在此疏通了三条泄洪河,浇灌土地,种植庄稼,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安祥的生活着。<br> 自从影视城落地,乐陵就变了风格。马路复修,公园改造,元宝湖直接成了江南风味。遛弯的人也乔装打扮,穿着飘逸的纱裙,打着油纸伞,伫立在桥上面眺望。还引来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增添了美丽的画面,增加了生活的喜悦。 翠湖公园也是以水为主题,亭桥路蜿蜒崎岖交错相应,无论是打拳还是练剑都含有意境之美。无名湖公园犹如自然风景区,蒹葭苍苍,蛙鸣鱼跃。站立在五合小区前的拱桥上拍照,我们辨不清这是扬州的小桥,还是乐陵的小桥。德百水上乐园,可坐着彩船划东划西,可与大红鲤鱼比赛快慢,可与蜻蜓一起观看荷花。站在奥林匹克湖的栈桥上,有到了青岛栈桥的喜悦,踏上祉地,采一把野花,再坐在亭上哼上一小曲,有飘飘欲仙的感觉。<br> 今年,雨水仿佛偏爱北方,连绵不绝地洒落。尤其是近来这些日子,雨一直缠缠绵绵,去了又来。在无风的日子里,它静静地飘落,空中升腾起一股薄薄的烟雾,如梦如幻,萦绕在我们身旁。它没有春雨那般清脆悦耳,也不似夏雨那般浓密热烈,但在天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却带来了一种宁静、一种细腻、一种恬淡的柔美,引领着我们走进那充满诗意的远方。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异常秋雨中的联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散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郑爱国(山东乐陵)</div> 今年这天气,着实反常得紧。都到深秋时节了,雨却绵绵不绝,淅淅沥沥地下个没完,雨量竟比南方还丰沛。这可苦了农民,瓜果枣烂在地里,场院里的玉米棒子也长芽发霉,减产严重,让人满心忧愁又无奈。这并非夏日阴雨连绵之时,又非南方多雨之地,如此异象,引得众人关注与不解,农村里更是哀声一片,半年收成毁于一旦,大家只能暗自祈祷老天爷赶紧停雨。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可难过也无济于事,唯有重振精神,待天晴土干,及时播种小麦,盼着来年夏季能有个好收成。<br> 翻阅历史资料可知,中华民族每逢发展复兴之际,常有奇异天象。老天要“收拾”或“帮扶”一个人、一个家庭时,往往会提前“打招呼”。在部队时,我团司令部王翟光副参谋长家属来队,邀我去他家吃饭。王副参谋长切菜时,菜刀不慎脱手,刀尖恰好落在穿着凉鞋的脚上,鲜血直流。他说自当排长起,每次晋升都有类似“提示”。果不其然,几个月后,团李参谋长调师里任职,王副参谋长便升任团参谋长,后还升为师参谋长。 依今年这异常天气,我大胆揣测,这或许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兆。在复兴的征程上,中国人民无畏艰险、勇攀高峰。回首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这个古老英雄民族的坚韧不拔。从鸦片战争的炮火,到虎门销烟的烈焰,点燃了民族觉醒的希望。林则徐等仁人志士与列强抗争,虽败犹荣,他们的精神如暗夜明灯,照亮无数后来者的前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赶走外敌、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从弱到强,从大到盛,迎来前所未有的复兴曙光,这是无数先辈英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辉煌。如今,中国如虎虎生威的雄狮、腾飞的巨龙,屹立于世界东方,令国人骄傲自豪,大幅提升人民福祉,成为全世界向往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