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大桥组团,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采用“一轴一塔三馆三区”空间架构。项目以蓝绿交融的自然生态为基底,融合北派园林艺术与济南泉城文化特色,包含园博休闲区、公园生境区及活力配套区三大功能区域。截至2025年3月,鹊华中和苑等古典建筑主体完成,水景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中,一期工程计划2025年7月达到开园条件。园区“一轴”为人民绿轴串联南北,“一塔”为350米高的黄河明珠电视发射塔(含广电发射、观光功能),“三馆”包括博物馆、科技馆及鹊华中和苑,“三区”涵盖园博休闲区、公园生境区与活力配套区。园博休闲区以十五地展园为核心布局“一池三岛”山水格局,公园生境区包含湿地保育片区,活力配套区集成文创商业设施。电视发射塔项目于2025年6月完成施工图审查,预计2027年与科技馆、博物馆同步竣工。</p> <p class="ql-block">走进鹊华汇的主入口,阳光斜洒在那座飞檐翘角与玻璃幕墙相融的建筑上,风从步道那头吹来,带着树梢的绿意和水波的凉气。这地方像是把老城的记忆揉进了现代的骨架里,不争不抢,却自有分量。飞檐挑起一角天空,像在向过往的岁月致意,而通透的玻璃墙又把蓝天白云请了进来,仿佛说:新与旧,本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我站在这新旧交汇的门槛前,忽然觉得,这里不是在复刻历史,而是在重新讲述它。</p> <p class="ql-block">往里走不远,一座圆形水池静静卧在庭院中央,池心立着一株姿态虬曲的盆景树,枝叶如云盖般铺展开来。水面上倒映着天光和建筑的轮廓,偶尔一阵风过,影子便轻轻晃动,像梦里才有的画面。我坐在池边石凳上看了许久,竟觉得那盆景不是被修剪出来的,而是自己长成了某种心事的模样——克制,却倔强。它不声不响地立在这里,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这片土地从荒芜到新生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是一片开阔的水面,两侧长廊对称延伸,像一双张开的手臂。中间那座带传统屋顶的亭子,安静地浮在水中央,倒影完整得如同另一个世界。几个游客站在岸边拍照,笑声很轻,生怕惊了这份宁静。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在老城河边看倒影的日子,那时的水也这么静,只是如今,倒映的不只是屋檐,还有远处高楼的轮廓。水还是那般清澈,只是映照的世界,早已不同。</p> <p class="ql-block">沿着水边缓行,一座白墙黛瓦的古典建筑悄然出现。飞檐下挂着风铃,微风一吹,叮当一声,像是从画里传出来的音。墙边假山叠石,绿树掩映,一株藤蔓悄悄爬上了窗棂。这建筑不像在展览历史,倒像是真的住着一段时光,安静地呼吸着。我走近时,仿佛听见了百年前的雨声,落在青瓦上,顺着屋檐滴进石阶的缝隙里。</p> <p class="ql-block">一座现代拱桥横跨水面,白色斜撑如琴弦般排列,桥那头连着一座小小的中式凉亭。我走上桥,脚下是水,头顶是天,左边是现代线条,右边是垂柳依依。有对老人牵着手慢慢走过,背影融进光影里。那一刻,桥不再是连接两岸的工具,而是一段时光的渡口——走过去,是园林;走回来,是城市;停在中间,是当下。</p> <p class="ql-block">湖面开阔处,一座绿顶建筑静静伫立,屋顶覆满植被,仿佛从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它前方的波浪桥蜿蜒如溪流,与湖中倒影连成一体。我坐在湖畔长椅上,看一对年轻人在桥上自拍,笑声荡开涟漪。这地方不刻意怀旧,也不炫耀新潮,它只是让一切自然共存,像一首没写完的诗,留着空白让人自己填。风掠过湖面,带来远处孩童的嬉闹声,还有隐约的古琴音,不知从哪座亭子里飘出。</p> <p class="ql-block">走到园区边缘,视野忽然打开。左边是古典建筑群,屋檐低垂,池塘如玉;右边高架铁轨上,列车呼啸而过。一条蜿蜒小路把两者连在一起,像一根线,串起了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我站在路口,听见风里有钟声,也有车流声,竟不觉得冲突,反倒像一首交响曲的两个乐章。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不是对立,而是彼此倾听的对话者。</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望去,整个鹊华汇像一幅展开的画卷:湖泊如墨点,桥梁如线,建筑如印章。传统屋檐与现代高楼在阳光下共处,不争不抢。我忽然明白,这里的名字“鹊华汇”,不只是地名,更像一种隐喻——喜鹊归林,华光汇聚,是重逢,也是新生。它不急于宣告什么,只是静静地存在,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在一步一景中,听见自己内心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快出园时,一座刻着“出云”二字的牌坊静静立在路旁。两株高树撑起一片阴凉,枝叶稀疏,看得出已是深秋。我抬头,白云正从牌坊上方缓缓飘过,像一群远行的旅人。忽然觉得,这“出云”二字,不只是景,更是意——从此地出发,心也该如云般自由。鹊华汇,不只是一个地方,它是一次与美的邂逅,一场时光的对话。走出牌坊,回望一眼,那飞檐依旧挑着天空,仿佛在说:归来亦如初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