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研相长,赋能课堂。”为深入落实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在八年级上册的教学要求,精准破解新教材中“定理验证”与“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难点,促进教师对新教材编写理念的深度理解与实践转化,2025年10月9日下午,由九江市教科所、九江市钟敏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办,九江市同文中学承办的“北师大版新教材八上研习活动”如期开展。</p><p class="ql-block"> 共青城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团队,在袁校与胡娟娟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现场汇聚了市一中、同文中学、三中、外国语学校等多所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师及九江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大家共同通过课例观摩、专题研讨交流,探索新教材教学的有效路径,为后续教学实践积累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b>课堂示范:践行新教材理念,展现教学匠心</b></p><p class="ql-block">活动以两节优质现场课拉开序幕,聚焦新教材核心内容,呈现不同角度的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首先,九江市外国语学校的周婷老师带来《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课堂按照“复习回顾→定理验证→文化渗透→实际应用→拓展思考”的清晰思路展开,围绕“等面积法”,通过分割、补形两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定理,既攻克了“多元验证”的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与代数推理能力。课上还融入赵爽弦图、青朱出入图,结合军事演习、高速公路建设等生活案例,并拓展锐角、钝角三角形三边平方关系,实现了“知识、方法、素养”的同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随后,九江市同文中学的魏立珺老师讲授《问题解决策略》。课堂以“蚂蚁沿圆柱找最短路径”动画导入,迅速吸引八年级学生注意力。环节设计层层递进,贴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理解问题”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圆柱模型,突破“曲面转平面”的难点;“制定计划”时,衔接“平面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旧知识,引导学生自主领悟“立体转平面”的思路;“实施计划”通过“剪、找、算、说”的实践,巩固勾股定理的同时培养空间观念;“回顾反思”环节则帮助学生从“会解一道题”提升到“会解一类题”,切实落实新教材“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在两节现场课展示期间,共青城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全程专注投入。大家不仅认真观摩课堂细节,还同步快速记录教学亮点与关键环节,更在课后及时梳理思路,细致完善听课记录,力求全面捕捉每一处可借鉴的教学经验。</p> <p class="ql-block"> 课堂示范结束后,进入交流发言环节。来自市一中、同文中学、三中、外国语学校等校的代表老师依次分享观点,有的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两节课的亮点,有的提出新教材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解决思路,现场交流氛围热烈,碰撞出实用的教学思考。</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九江市初中数学学科教研员胡雄华主任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本次活动实效,称赞周婷老师的课以“等面积法”串联知识与应用,有深度有温度;魏立珺老师的课靠“反思策略”激活学生思维,有方法有实效,两节课均贴合新教材理念。</p><p class="ql-block"> 胡主任还认可了许威老师的教材对比、彭国栋老师的成果汇报及各校代表的交流,认为研讨“深研教材、立足课堂、贴近学生”。最后他建议教师们深研教材、注重知识迁移与分层指导,并加强校际协同,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效。</p> <p class="ql-block">本次北师大版新教材八上研习(一)活动,以“课例示范+深度研讨”的形式,为九江市初中数学教师搭建了优质的“学习、交流、成长”平台。活动不仅让教师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新教材“知识、文化、素养三位一体”的编写理念,更推动了“定理教学”与“策略教学”的实践创新。</p> <p class="ql-block"> 对共青城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而言,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学习机会。在袁校与胡娟娟主任的带领下,工作室老师们全程专注观摩、细致记录、积极思考,从优质课例中汲取教学技巧,在交流研讨中碰撞思维火花,切实提升了对新教材的解读与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 未来,共青城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学到的经验融入日常教学与教研中,持续深耕新教材、探索新方法。同时,也将积极联动更多教育力量,在袁校与胡娟娟主任的引领下,不断提升工作室的教研水平,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助力区域初中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