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秋天成 “伤眼季”!干燥、温差、饮食 3 大眼部亚健康场景破解指南

湘潭爱尔眼科医院

秋风渐起,天气慢慢转凉,不少人发现眼睛也跟着 “变敏感”—— 早上醒来眼周干涩起皮,看会儿手机就酸胀,甚至偶尔还会有异物感。其实这不是眼睛 “矫情”,而是入秋后特殊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悄悄让眼睛陷入了亚健康状态,快对照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这些情况!<br><br>PART 01一、干燥秋风里的 “泪液小偷”<br>入秋后空气湿度骤降,尤其是北方开启供暖前,干燥的秋风像 “小小偷” 一样,不断带走眼表的泪液。很多人习惯在户外眯眼迎风走,却不知这样会让泪膜蒸发速度加快,回家后就会觉得眼睛发涩、眨眼频繁。更易被忽视的是室内环境,长时间待在开空调的房间,干燥空气会让泪液分泌进一步减少,形成 “越干越揉、越揉越干” 的恶性循环。建议出门时戴一副防风护目镜,室内放一台小型加湿器,同时每天用温热毛巾敷眼 10 分钟,帮助促进泪液分泌。<br><br>PART 02二、温差骤变下的 “眼部应激反应”<br><br>秋天室内外温差大,从闷热的室外突然走进空调房,或从温暖的室内冲到冷风里,眼睛容易出现 “应激反应”—— 比如眼角发红、短暂视物模糊。这是因为眼部血管对温度变化敏感,骤冷骤热会导致血管收缩扩张异常,尤其对于本身眼表较脆弱的人,还可能诱发轻微炎症。应对这种情况其实很简单:进出室内时先闭眼几秒,给眼睛适应温差的时间;如果需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可提前滴一滴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为眼表加上一层 “保护膜”。<br><br>PART 03“贴秋膘” 季的 “用眼负担加重”<br>入秋后 “贴秋膘” 成了不少人的习惯,聚餐、吃火锅的次数变多,辛辣、油腻食物摄入增加,其实会间接加重眼部负担。辛辣食物容易导致身体上火,可能引发眼部分泌物增多、眼睑红肿;而饭后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看剧,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让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加上夜间秋凉易熬夜,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亚健康问题就会越来越明显。建议 “贴秋膘” 时搭配多吃蓝莓、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饭后起身活动 5 分钟,远眺窗外景色,让眼睛和肠胃一起 “减负”。<br><br><br>入秋后眼睛的这些小不适,其实都是在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护眼方式。不用刻意做复杂护理,避开这些亚健康场景,做好简单的防护和习惯调整,就能让眼睛安稳度过秋天。如果眼干、发红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别硬扛,及时到眼科检查,才能让双眼一直保持清晰舒适的状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