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东—去迎接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9)

木头拍摄制作

<p class="ql-block">海参崴三日游(7月.17日—19日)</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到俄罗斯格罗捷科沃的纸质火车票。</p> <p class="ql-block">绥纷河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从绥芬河到俄罗斯的格罗捷科沃乘坐的是401/402国际列车,全程27公里,行程约2小时,票价96元。这是我乘坐的行程最短、耗时最长、票价最高的绿皮火车。格罗捷科沃是交通枢纽城市,并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其核心景点仅有历史悠久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到海参崴的第一次用餐 ,是中国人开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品尝俄罗斯海鲜大餐。</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啤酒、饮料。</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的导游是一位当地的俄罗斯姑娘,热情大方。她说中文像在跳踢踏舞——每个字都踩不准节奏,每次介绍完一个景点或事物,都要问:你们听懂了吗?大家听的一头雾水,忍俊不禁,还好有中国导游做翻译。</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街景一角。</p> <p class="ql-block">早晨雾气蒙蒙,站在鹰巢山顶俯瞰金角湾大桥、海参崴一角。</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缆车是连接鹰巢山脚与山顶的短途交通工具,以183米线长、45度仰角及1.5分钟运行时间为特色,提供俯瞰金角湾大桥和城市全景的最佳观景体验。</p><p class="ql-block">1962年投入使用的复古缆车,车厢仅设蓝红两色。</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全身塑像,作为文化象征,常被用作城市宣传和旅游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普希金塑像旁的建筑为普希金剧院,剧院建于1908年,最初作为革命集会中心使用,苏联时期曾改为海军俱乐部、水手文化中心等用途。现为远东联邦大学学生创意中心的一部分,保留了普希金雕像和喷泉等历史元素。</p> <p class="ql-block">普希金歌剧院对面是‌远东联邦大学‌。该校成立于1899年,前身为俄罗斯东方研究院,2011年由四所高校合并而成,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 ‌</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烈士纪念园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历史纪念场所,其核心建筑为全长约800米、高12米的烈士纪念墙,由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6年8月修建,旨在纪念为保卫祖国领土与主权完整英勇牺牲的烈士‌。纪念墙前竖立着刻有中俄两国国旗的纪念碑,碑文包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标语“为保卫祖国领土与主权完整英勇献身”,并镌刻烈士姓名‌。该纪念园由俄罗斯政府投资近2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00万元)建成,中国驻俄大使馆提供了支持‌。</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园邂逅一俄罗斯新娘手持鲜花向烈士献花。这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新人通过这一仪式表达对保卫国家者的崇敬与感激。 ‌</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凯旋门,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最初建于1891年,是为了纪念沙皇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的开疆扩土之功。然而,它在1927年被拆毁,直到2003年才得以重建。凯旋门结合了欧洲凯旋门与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坐落于金角湾畔,是海参崴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必访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作为沙俄侵华历史的见证者,凯旋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它也是中国人心中一段痛楚的记忆。我们希望世界和平,祈愿再无战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潜艇博物馆位于胜利广场,毗邻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主体为C-56潜艇实体,全长77米、宽5米,最大潜深44米。</p> <p class="ql-block">C-56潜艇于1941年在列宁格勒制造部件,经铁路运输至海参崴组装后服役于太平洋舰队。二战期间,该潜艇执行8次战斗任务,击沉敌舰10艘、重创4艘,荣获红旗勋章和近卫军称号。战后为纪念牺牲官兵,潜艇被切割成段运输至现址,经焊接复原后于1955年作为博物馆开放。‌‌</p> <p class="ql-block">单位同事退休后一起游海参崴,在潜艇博物馆前与俄罗斯导游“娜娜”小姐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的金角湾是核心商贸与军事港口,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基地所在地,同时是主要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金角湾是世界最大天然不冻港之一,水深条件优越,可停靠大型集装箱船和军舰。‌‌</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太平洋海军司令部前的港口停着各种军舰。</p> <p class="ql-block">远处是3150米长的金角湾大桥。</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胜利广场(又称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是海参崴市中心的标志性广场,始建于1961年,为纪念1917年十月革命和1922年苏维埃政权在远东的胜利而建,是当地政治、文化和交通枢纽,以远东最大的纪念碑群为核心地标。</p> <p class="ql-block">胜利广场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核心是‌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始建于1961年,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纪念碑群。</p><p class="ql-block">中央主碑‌:高约30米,基座为锗红色大理石,顶部矗立一位年轻苏联红军战士铜像,右手高举苏维埃旗帜,左手握军号,象征胜利的宣告。‌‌右侧群雕描绘推翻沙皇政权的场景(工人、士兵和水手形象),左侧群雕表现1922年红军驱逐日本干涉势力、解放海参崴的战斗,群雕中包括分裂的双头鹰(象征沙皇终结)等细节。‌‌</p> <p class="ql-block">广场以和平、和谐著称,几百只鸽子自由飞翔,游客可喂食互动,鸽群环绕身畔,轻盈舞动,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心随鸽飞,烦恼尽释,一抹鸽影添温馨,人鸽相依构成一幅最动人的和谐画面。</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东正教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是远东地区重要的宗教建筑与历史地标,其建筑风格与历史背景具有鲜明特色:为纪念日俄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战士而建,现为海参崴东正教区的主教堂和太平洋舰队专用教堂‌,教堂采用拜占庭式建筑风格,金色屋顶与华丽装饰,以其独特的洋葱头穹顶为典型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的列宁雕像手指向东方,这一设计主要象征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控制。该雕像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列宁广场,其战略地位与名称含义相符,体现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历史影响。 ‌</p><p class="ql-block">雕像的指向与城市名称“控制东方”的寓意相呼应,反映了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战略布局。</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码头客运站(陆港码头)是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兼具观光和客运功能。</p> <p class="ql-block">码头客运站的免税商店</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火车站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912年,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方终点站,以其独特的俄罗斯古典风格、9288公里纪念碑和二战纪念蒸汽机车而闻名,是世界上唯一的陆港合一火车站(即与海运码头直接相连)。被誉为“远东最大的陆港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站在远处用手机拍摄的站台设有刻着“9288”数字的纪念碑(无法靠近站台拍摄,画面模糊不清),象征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莫斯科至海参崴9288公里,顶部饰有俄罗斯国徽双头鹰,该铁路横跨8个时区、87座城市和16条河流,全程需7天7夜。‌‌</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城市一角</p> <p class="ql-block">古姆百货商店‌是海参崴最大百货商场,商品种类丰富。‌‌</p> <p class="ql-block">街景随拍</p> <p class="ql-block">街头艺人表演助兴,形成独特的市井文化。 ‌</p> <p class="ql-block">路人驻足观看艺人表演。</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城市随处可见的醉汉。</p> <p class="ql-block">远处若隐若现的灯塔名为‌托卡列夫灯塔‌,位于海参崴大陆架最南端,金角湾入口处,与俄罗斯岛隔海相望,是船只进出港口的重要导航标志。‌‌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灯塔之一,灯塔始建于1876年,塔身下半部八角形、上半部圆形,以白色为主,塔顶为红色,已矗立超百年。‌‌</p> <p class="ql-block">到灯塔要通过一条狭窄的碎石铺垫的浅滩,它与陆地相连,涨潮时道路被海水淹没,形成“孤岛”景观,强化了“世界尽头”的意象。2016年电影《七月与安生》的结尾场景在此拍摄,主角在灯塔下寻找内心宁静的画面使其广为人知。‌‌</p><p class="ql-block">灯塔代表“放下过去、开启新世界”的隐喻,吸引游客追寻电影中的浪漫与孤独感。‌‌团友们纷纷到此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海参崴的酒吧一条街被称为‌斯维特兰斯卡亚大街,这是该市最古老的主街道,沿金角湾延伸,聚集了众多酒吧、夜店和餐饮场所,是夜生活和娱乐的核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滨海步行街‌沿海区域有海鲜酒吧和露天啤酒摊,侧重休闲餐饮。‌‌晚间提供烧烤、啤酒和现场音乐,吸引本地居民和游客聚集。‌‌</p> <p class="ql-block">观看俄罗斯女郎风情舞表演。(包括赠送的野味大餐票价每位400~500元)。</p> <p class="ql-block">观看风情舞表演,赠送野味大餐(熊肉、鹿肉、狍子肉、野鸡肉……)</p> <p class="ql-block">原属于中国领土的海参崴于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让给俄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沙俄利用清朝内忧外患(如太平天国运动和英法联军入侵)的弱势局面,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施压促成条约签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海参崴外,还包括库页岛等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两个法国面积的总和,使中国彻底丧失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条约签订后,俄国立即将海参崴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并建立军事要塞和移民政策,逐步改变当地人口结构。这一割让被视为中国近代领土丧失的典型案例,至今未通过法律途径回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