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缨子

古今一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萝卜缨子</b></p><p class="ql-block">​文/ 古今一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觉得,每当集市上出现大萝卜的时候,仿佛秋天也会连根拔起,像红萝卜,绿萝卜,在市场上叫卖,然后再被各种各样的人买回家。这个时候的萝卜缨子就像秋天的小辫子,一捆一捆扎好,然后标上价码,一元一捆,三元一捆,五元一捆不等,等着需要的人把它们领回家,然后等待着它们生命力的再次升华,成为腌菜,干菜或者是面食的馅料,自然,也许会有其他用途。那就是买者自知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萝卜缨子,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那味道里藏着时光的回忆。母亲小时候日子很苦,这种苦是一种生存的艰难,因为那个时期,几乎就是食不果腹的年代。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不知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所有能够饱腹的食物,各种野菜菌类,几乎都在记忆里成为了难以替代的温暖。就比如这大萝卜缨子。那个时候秋收后到地里捡上一筐,回家炖一锅,感觉人生就是蛮富足的幸福。若是能够包馅,捏个饺子,蒸一屉包子,好像是不敢想的。那个时候难以满足的愿望,成为以后每个秋天都念念不忘的一顿萝卜缨馅的大包子。</p><p class="ql-block"> 这萝卜樱馅的大包子几乎是逢秋必吃。它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食物,倒像是种种时光的载体,承载了太多苦难的记忆,也承载了许多对好日子这个概念的期盼和向往。我记得我们家曾有一个时期,饱三餐饭常知足,几乎成了一条家训,对于食物的要求不是吃好,而是吃饱,对于食材的要求不是精做,而是不浪费。对于味道的要求,不是五味俱全,而是质本洁来的原汁原味。</p><p class="ql-block"> 如今又到了秋天扎小辫子的时候,我给母亲买了一大捆萝卜樱子,焯好水,分成三份,可以包三顿包子。条件好了,也可以配上三份牛肉,这牛肉萝卜樱子馅儿的大包子,母亲吃的满嘴流油,不住的感叹:“多好吃啊,比山珍海味都好!”每当我看到母亲吃包子时满脸幸福的感觉,脑海里都会有两种时光交错而过,不由会想,没有不艰难的生活,但是也没有不富足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母亲饱三餐饭常知足,会倚着窗看几页大福源的快报,因为视力原因看的很吃力,但是不耽误她快乐,会从中找到一种逛街的乐趣。这一逛街就会累,歪在床上,一歇就是一个小时。再起来时,没有了逛街的兴致,就会闲的无聊,总想找点事做。我感觉母亲就像小孩子,缺少一件怎么也玩不厌的玩具,所以这个时候经常会买一点需要扒豆的豆角,母亲安静的坐在餐桌旁,一粒一粒剥着,一边剥,一边念叼,“太费劲太,以后你可别买了。”所以母亲做事是没什么耐性的,它只是需要打发时间的过程。我就总结出来,还是要有一件玩具,让母亲玩的尽兴而不费神费力。</p><p class="ql-block"> 到了秋末,花台上的太阳花已完全肆意蔓延,这个时候望着它那蓬松的一丛,你会不由想到原本它就是草,可是它却有最美丽的花。我想到母亲的一生不可谓不沧桑,然而这沧桑的岁月里,母亲又何尝不是一朵最顽强又最美丽的花呢,开在风霜里,也开在日常里,开在琐碎的幸福中,也摇曳在,每一个明天的,美好期待里。</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季节的秋天,充满了诗情画意,人生的秋天,又何尝不是一幅多彩的画卷,等着我们落笔题诗,而这岁月的平仄,并不需要我们字斟句酌,仔细推敲,特意润饰,只需依着自己的心愿,饱三餐饭常知足,没有不艰难的生活,但是也没有不富足的精神。这才我们的生活呀,既有触手可及的小烦恼,也有触手可及的满足感和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