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如旷野,有人追逐惊涛骇浪的壮阔,有人偏爱细水长流的安稳。古往今来,世人总将“轰轰烈烈”奉为理想境界,却鲜少察觉,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平凡才是生活的底色,是最贴近大地的生命姿态。那些在晨光中清扫街道的环卫工、在流水线上专注作业的工人、在讲台前循循善诱的教师,他们的人生没有载入史册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编织着社会运转的经纬,让“接地气”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境地的选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有人凭借天赋与机遇,站上时代浪潮的顶端,成就宏伟高大的人生;更多人则在命运的坐标系中,走着看似平淡的轨迹。我们或许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预判机遇是否会如期而至,甚至有时会在“时运不济”的叹息中,意识到某些局限仿佛“命里注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凡的人生只能沦为“乏味”的注脚。就像袁隆平院士的助手李必湖,在发现“野败”之前,只是稻田里无数育种人员中的一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头衔,却以十年如一日的细致观察,为杂交水稻的突破埋下关键伏笔。可见,平凡的处境里,藏着不甘平庸的可能——我们无法决定命运的起点,却能掌控前行的姿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平凡中创造不凡,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疫情期间,武汉某社区的快递员汪勇,原本只是负责收发包裹的普通人,当他看到医护人员通勤困难,便自发组织起志愿车队,从接送医护、协调物资到保障餐饮,一步步将“小事”做成了支撑抗疫的“大事”。他没有特殊的身份,也没有超凡的能力,却用“把能做的事做好”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点燃了不平凡的火花。反观现实中,有人总抱怨“怀才不遇”,不屑于做眼前的“小事”,最终在好高骛远中蹉跎岁月。其实,平凡的工作从不是人生的枷锁,而是打磨自我的磨刀石——把简单的事做持久,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用心,就是不平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至人生暮年,更该懂得“人生古来稀”的深意,正视平凡、回归平凡,才是晚年最朴实、最接地气的选择。许多老年人曾在年轻时追逐事业的高峰,或是为家庭扛起重担,历经半生风雨后,终于迎来可以放缓脚步的时光。此时不必再执着于“证明自己”,也无需纠结于过往的得失,而是在晨光中浇浇花草、在午后与老友闲话家常、在傍晚陪孙辈嬉笑玩耍,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恰恰藏着最安稳的幸福。就像街角下棋的老人,手中棋子落得从容;公园练太极的长者,招式里满是平和,他们不再追求外界的认可,只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生活本身的温度,这份“接地气”的通透,远比刻意追求的“精彩”更动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好平凡的日子,本质上是对生活最真诚的热爱,是“接地气”的深层内涵。无论是青壮年在岗位上的坚守,还是老年人在岁月里的从容,那些在傍晚的厨房里为家人准备晚餐的身影,在周末陪孩子搭建积木的时光,在深夜里为朋友答疑解惑的耐心,看似琐碎,却串联起人生最温暖的脉络。作家汪曾祺曾说:“生活是很好玩的”,他笔下的咸鸭蛋、栀子花、端午的鸭蛋,都是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却让无数人读懂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轰轰烈烈的人生固然耀眼,却如流星般短暂;平凡的人生看似平淡,却如大地般坚实。我们不必为自己的平凡而自卑,尤其当岁月沉淀,更该明白:每一个认真生活的普通人,都是在为这个世界注入“接地气”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在平凡的日子里热爱,在平凡的时光里创造,便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毕竟,最动人的风景,永远在脚下的土地上;最有分量的人生,永远在接地气的平凡里。</p> <p class="ql-block"><b>注:以上图片均为网络下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