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青藏新穿越之第三天照片集②

仲杰

离开了青海省玉树市,继续沿着G0612高速,即G214国道一路南行,翻越着一座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垭口,我也逐渐出现了高原反应,呼吸有些急促,而且伴随着头晕、厌食的感觉···。 <p class="ql-block">  这条唐蕃古道,也是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的进藏线路;遥想当年,文成公主浩浩荡荡的进藏队伍,也一定会出现高原反应吧?!</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遥望山下的村寨,经幡挂满了山坡,是不是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p> 垭口一座连着一座,海拔也不停的在攀升,道路在巴颜喀拉山中穿行~~~。 似乎每一座垭口,都会有一个经幡广场,至少也会在山头上挂满经幡···也许在这个地区,垭口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抵达离天最近的地方···。 在海拔4499米的俄亚拉垭口,遇到一个简从的骑行者;这些摩友,都是孤独的英雄! 俄亚拉垭口,海拔4499米。 俄亚拉垭口经幡广场···。 在一处平整的山坡上,突兀的升起两座石头,嶙峋怪石? 在海拔4496米的谢尕拉垭口,看见藏族同胞正在悬挂经幡···。 而不远处的山坡上,也有一处挂满经幡的小广场···。 穿越一处仅能通行两辆汽车的峡谷,放眼望去,犹如一线天景观···。 穿越过了“一线天”,虽然眼前豁然开朗,但是道路却伴随着一条河流前行······带我查询了旅游导航地图,方知这条河就是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东北部,流经西藏、云南两省区,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干流全长4880km,流域集水总面积81×104km2。中国境内干流长为2161km,集水面积为167487km2。 坐在澜沧江边上,听着滚滚江水的涛声,遥望着远处的蓝天白云,也是一种惬意。 看蓝天白云,望近山绿树,听涛声依旧···。 座驾于巴颜喀拉山谷与澜沧江合影···。 看着澜沧江冲出峡谷···。 巴颜喀拉山峰···。 继续沿着山谷前行,想着心中的目标行进···。 甲桑卡隧道虽然不长,却是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分界,过了甲桑卡,就正式进入了西藏自治区···。 省界检查站···。 唐蕃古道,类乌齐里程碑标志牌。<div>  一路看到的这一类标识牌,上面都有一组数字657;一直都没有想清楚是什么意思,后来猜想,可能是类乌齐的谐音吧?</div> <p class="ql-block">  今日到西藏地区之后,山坡上就更少了绿色,取而代之的是褐黄色的黄土塬。</p><p class="ql-block"> 此处裸露的图层,却显示出了紫色···。</p> 类乌齐县城一隅···。 今天中午开始出现高原反应,所以没有吃晚饭,就入住酒店休息了,因为明天还要“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