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br></b></div><div><b>推荐:</b></div><div><br></div><div>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一位诗人。</div><div><br></div><div>推荐给我的国外散文名录中,就看到作者西格德·F·奥尔森和这本《低吟的荒野》的名字,还特别强调了一定要选择程虹翻译的版本。</div><div><br></div><div>于是,在微信读书中看到了,不像以往那样,等着每天清晨跑步的时候带着耳机听,而是有点迫不及待的那种“阅读”!</div><div><br></div><div>这是第一次我在手机中,通过APP阅读书籍!而这个阅读有多贪婪,我相信时间可以验证。如果不是清晨要跑步,我估计会一口气读完。</div><div><br></div><div>一年四季,太平常的季节交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种的体验和感受。但这本书所能带给你的,是那种深处大自然中的自在、自如和和谐,人的本能与潜力都能发挥到极致的一种体验,而<b>作者本身就好似头顶一个Gogro摄像头的探寻者</b>,给我们真实又富有动感地展示着所见所闻所想,没有浪费哪怕一寸的路过,就算是荒野中……</div><div><br></div><div>刚好,今天的清晨,久违的雨后天晴,熟悉的公园池塘上出现了水雾,树丛中有了丁达尔现象,雨水喂饱的萱草绿油油地等待阳光的照射,而清晨的气息,与书中的同一章节有了共鸣,让我迫不及待想要推荐一下,虽然,书中的《清晨的气息》是五月的,而我所见到的是金秋十月,一个出场,一个谢幕,但却一样的恬静、舒适而自在。</div><div><br></div><div>果然如诗人所说,这本书的翻译,没有那种为了翻译的刻板的、生硬的感觉,没有语言的不同而产生的些许的边界感,露水、鸟鸣、风声都那么真实,仿佛自己就站在那一片草地上!</div><div><br></div><div>当然,这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写风景的,我们可以看到一样的“大地刚睡醒的样子“,你可以想象它是壮年的男子、妖娆的少妇、顽皮的儿童、年迈的老人,或者,就是我们自己,或者就是我们日常所看到的小日子!</div><div><br></div><div>等看着看着,有那么一瞬间,文中树脂的香味,仿佛一瞬间就沁入我们的心肺了,虽然我们身处都市中,已经很难有如此清醒的嗅觉了,但这文字与我们茶壶飘溢的茶香相撞,就是如此的平常而又有味道!</div><div><br></div><div>何谓“气息”,作者用了“洪荒之力”调动了他所有的嗅觉能力,也充分描述了五月的自然的变化;但他并不是一味地描述五月的清晨,而是通过他最爱的傍晚时分的树脂气息、以及曾经让他难忘的香杨梅的气息的阐述,说明了他的嗅觉和气息对他的影响,但这些最终所要推崇和表达的是对“五月花”在清晨所散发的气息的挚爱,禁不住让人对五月花产生了好奇,仿佛其美妙的气息已经在我们身边散发了……</div><div><br></div><div>我喜欢清晨,是因为每次跑步都是清晨,而且清晨真的是“大地刚睡醒的样子”,而我仿佛就是这样的一个见证人,一年四季、日月交替,都可以感触到大自然的魅力、威力和吸引力!</div><div><br></div><div>喜欢清晨所有的存在,还有大自然的低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那么有厚度,有共鸣,有婉转,也有新意,有一股气流在回转……</div><div><br></div><div>我有点羡慕他了,能如此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森林、草原、湖泊、溪流、花草、冰川,还有那么多的生灵,这怎么可能是荒野呢?</div><div><br></div> <div><b><br></b></div><b>《清晨的气息》</b>西格德·F·奥尔森 著 程虹 译<div>——《低吟的荒野》之第六篇</div><div><div><br><b>荒野中的清晨是享受嗅觉的时光。</b>在人的感官还没有被低劣的气味污染之前,当它们依然清醒灵敏之时,那是捕捉气味的好时机。在清晨的空气还没有与风和刺眼的阳光掺和清晨的气息在一起之前,筛选出它那纯正的气息,而且,<b>无论你在何处,都能发现值得记忆的东西。</b><div><br>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我沿着湖畔的小道边散步边听着春天的声音:潺潺的流水和水打岩石时“叮咚”的响声,刚刚融化的泥土浸透渗出的声音。红翅黑鹂在香蒲丛中啼叫,双领鸻在草地上哀鸣。然而,比那个五月清晨的声音更妙的是湿润的土地和百花齐放的芳香。麦加香脂树散发出的那迷人浓郁的香气充满了活力,可谓沁人心脾,独占鳌头。树上带着黏稠树脂的大花蕾刚绽开坚硬的外膜,周边一英里内皆是 飘浮的芬芳。 追踪着香气,我来到它的起源地,一片浅河湾尽头的茂 密树丛中,并走到树丛的中央,让自己沉浸于袭人的芳香之中。当我在手掌中搓着一把花蕾时,空气中充满了颇有些刺鼻的香味。</div><div><br>我最喜欢的香味之一是黄昏时分,薄雾浓云中的湿地酸 果蔓的气味。泥炭沼泽地有其独特之处,由石楠、水苔和黑色酸性泥炭混合的气味使它在北部所有的气味中别具一格。但凡闻到一点这种气味,我就看到了泥炭沼泽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回想起采摘酸果蔓的日子,那时一座座小山丘都因它那深红色的果实而变得华美艳丽。当然,还有小山丘秋天 的古铜色和春天的翠绿。</div><div><br>最绝妙的气味是松树、云杉及香脂冷杉混合的气味,那香气顺风能飘到千里之外。<b>假若你能像我这样,在雨后的一个清晨,当树林还带着露珠,初升的太阳引出了香脂之时闻 到香气,那么你就会真切地享受到北方的飘香</b>。那天清晨,从雨后的山地和溪谷中飘过来的空气恰似滋补良药,令人神清气爽。我不由得想到,我所知道的一座城市中飘浮着的是工业污染和煤炭燃烧的气味,在那里,人们鲜能享受在那些 无人居住的荒野中呼吸空气的快乐。就是在那座城市,有一次我路过一个木材场,那里堆积 着白色和黄色的木板。<b>阳光下,从木材中散发出的树脂味令我驻足。刹那间,城市消失了,我又回到了荒野。</b>有时我在新建的房屋里也能闻到这种气味,那时房子还没有被油漆和涂料封住。在城市中心捕捉到的这些许树脂的香味恰似炎热 中的一缕清风。</div><div><div><br></div></div></div></div> 树脂的香味是我们生活背景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祖先在 其他大陆的松树林中林居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人为意识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潜意识中充满了这种气味,这种气味所唤起的回忆与我们古老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相连,无论在远离野外的城市生活多久,都无法彻底抹掉它们。在所有的树脂的香味中,香脂冷杉似乎最具激活生动回 忆的魔力。或许这是由于我居住的地区香脂冷杉比比皆是的缘故。当我走过一片香脂冷杉时,总是在手掌搓着一些松针,尽情地吸一阵浓郁的松香。那令人心醉的气味勾起了我对在湖区各野营地和无数个小岛山峰上的香脂冷杉林的回忆。<div><br>现代文明夺走了太多我们对气味的敏感性。过多地生活在室内使我们原来敏锐的感觉日益迟钝。工业燃烧的废气取代了自然中的水、土及万物生长的气味。原始部落的人依然PDG 具有用鼻子闻出天气变化的功能,但鲜有城里人能闻一闻空 气,便可预告未来的天气,更别说知道哪些花在开放,哪些动物在靠近了。由于嗅觉的退化,我们便不能全然享受户外生活。 我们最纯粹的感觉之一一嗅觉,尽管有时可以品味,但却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它独树一帜,或许也会沾染点其他感觉的色彩,但却绝不会与他者混合,失去自己的个性。<b>这就是为什么纯粹的气味可以令往事在脑海中栩栩如生的缘由。</b></div><div><br>在一个风暴中的夜晚,我被迫在拍打着惊涛骇浪的岩石岸边着陆。那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当时别无选择。我将独木舟抛向一片杂草丛,以免它被击碎。就在此时,一股香郁浓厚、永世难忘的甜味扑面而来一一熟烂的香杨梅那甘美的味道。那气味是如此浓郁,如此令人惊喜,尽管我被迫着陆的岸上是暴风骤雨,危机四伏,它依旧是那次经历中最深切的记忆。</div><div><br><b>或许,在所有的气味中最美妙的当属花香。五月花就是其中之一</b>。这种小花总是第一个开放,甚至在冰雪融化之前。它似乎是北部最迷人的花香之组合。没有任何后来者能像它那般精美微妙。仲夏的花香过于浓厚强烈,然而,这些最早绽放的花朵蕴涵着一种完美,那种如同最早变暖的泥土、融化的积雪和绽开的花蕾般的完美。仿佛所有的这一切都融入了一种花朵的绽放,让你提前品味一下即将到来的花香。</div><br> <p class="ql-block"><b>但是,再重申一下,一定要在清晨闻五月花,要赶在太阳偷走了它的精华、风吹走了它的芬芳之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清晨,我在五月花的花坛边醒来,整面山坡上都覆盖着它们那粉红色和白色的花簇。当我扎营时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可是当我从帐篷中爬出来呼吸早上的空气时,却意识到了我的幸运。那天清晨万籁俱寂,篝火的烟直上云霄。知更鸟在欢唱,到处都是白喉带鹀的啼鸣。<b>我没采一朵花,而是在那里待了一小时,欣赏着五月花,张开我的感官,吸入它们的芬芳。 清晨的气味堪称是一种奇遇,如果你能在新一天开始之 时,走出户外,吸一吸气,总会令你精神振奋。</b>假若你持之以恒,或许有一天你能够从空气中闻出即将来临的雨水或风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无论你是否彻底恢复了原始直觉,都会发现许多新鲜的事物并且打开一些梦想不到的欢乐通道。</b></p><p class="ql-block"><br></p> <div><b>作者简介:</b></div><div><br></div><b>西格德•F.奥尔森</b><div><br></div><div>不仅是美国自然文学的 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的获得者,而且是 获得四项美国 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奖项的人:由“山岭俱乐部”授予的约翰•缪尔奖章,由美国艾萨克•沃尔顿联盟授予的奠基人奖,由美国荒野保护协会授予的罗伯特•马歇尔奖,并进入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联合会名人堂。美国荒野保护协会会长乔治•马歇尔解释了奥尔森能够广受拥戴的原因:“他让荒野和生活吟唱。”</div><div><br></div><div>代表作品:《低吟的荒野》《倾听荒野》《晨星之子》《荒野之声》等。<br><br></div><div><br></div> <div><b>译者简介:</b></div><div><br></div><div><b>程虹</b></div><div><br></div>著名学者、首都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br>程虹,女,汉族,195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祖籍山东莒南。1982年大学毕业于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曾在清华大学进修英文。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div><br>在首都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30余年,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主持研究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项目,并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多部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和译作。</div><div><br></div><div>程虹曾在美国布朗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寻归荒野》,翻译了美国自然文学经典《醒来的森林》及《遥远的房屋》等一系列著作,被学术界誉为“中国从事美国自然文学研究第一人”</div><div><br></div><div><div>当然,我们还是要提到的身份,就是她是前总理李克强的夫人。</div></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ff8a00">2025年10月13日于北京</font></b></h1> <font color="#b06fbb"><i>后记: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系列中了;深处大自然,让作者的所有潜能都能发挥到极致,这是多美妙的恩赐良机啊!当然,我们应该感激他们,让我们都有身临其境的幸福感!</i></font><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