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八卦城,我们驱车驶入喀拉峻草原的怀抱。蜿蜒的山路翻越连绵群山,崎岖颠簸中穿行五六个小时,仿佛穿越天地尽头。沿途的人体草原在夕阳映照下起伏如画,光影勾勒出柔美的曲线,宛如大地的呼吸,静谧而壮丽。</p> <p class="ql-block">自然形成的沟壑与草甸在光影流转间展现出如人体般柔和的线条,尤以黄昏时分最为动人。这片融合草原、峡谷、雪山与森林的秘境,正是世界自然遗产“新疆天山”的核心所在,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直到暮色四合,我们才抵达琼库什台的小木屋民宿。屋舍虽简,却透着温暖的烟火气息,仿佛将一路风尘轻轻抚平,让人在荒野深处寻得一方安心栖居。</p> <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我们探访小众秘境——琼库什台村。这个近年才对外籍游客开放的村落,藏着百年木屋与时光沉淀的宁静。与禾木的秋色不同,这里的景致更显原始与质朴,仿佛一幅未被惊扰的油画,缓缓铺展在天山深处。</p> <p class="ql-block">琼库什台位于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是天山腹地中一座融合雪山、森林、草原、溪流与哈萨克族木屋文化的原始村落,被誉为“东方小瑞士”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作为乌孙古道的起点,它不仅是牧民转场的驿站,更是穿越千年的文明走廊。</p> <p class="ql-block">此时正值初秋,层林渐染,近处金黄的树叶与远处深绿的针叶松交织成画,溪水潺潺,山风轻拂,整座村落宛如一幅流动的秋日长卷,静美得令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村中许多木屋顶上覆满青草,宛如从大地自然生长而出。我们好奇是否为保暖而覆土?当地人笑言,这是百年来顺应自然的智慧——草顶冬暖夏凉,与山林共生,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据百度介绍:乌孙古道,这条贯通天山南北的千年通道,北起琼库什台,南至黑英山乡,全长百余公里,曾连接汉代乌孙与龟兹两国。如今,它已是顶级徒步者的朝圣之路,沿途天堂湖如镜,历史遗迹隐现,更有“一山看四季”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我们徒步于乌孙古道的一段,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马粪气息,却正是这味道提醒我们:此地非画中仙境,而是真实西域。原始针叶林苍劲挺拔,孤傲的胡杨枯干静立,仿佛守望千年的哨兵。蹲在溪边,掬一捧山泉,冰凉沁心;仰头环顾,古树参天,蓝天如洗,天地之间,唯余宁静。</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野战医院遗址,残垣断壁隐没于草木之间,无声诉说着那段戍边守土的岁月。风过林梢,仿佛还能听见往昔的低语与回响。</p> <p class="ql-block">琼库什台的公主泉,相传源自西汉细君公主远嫁乌孙途中的驻足。公元前105年,她途经此地,干渴难耐,轻触石缝,泉水涌出。后人感念其情,遂将此泉命名为“公主泉”,一泓清流,流淌着两千年的温柔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告别琼库什台,我们颠簸前行,终至云杉小镇——库尔德宁。眼前豁然开朗:挺拔的雪岭云杉整齐列布,绿意如织,山峦叠翠,宛如精心雕琢的画卷。与澳洲森林的野性不同,这里的林海秩序井然,仿佛大自然的仪仗队,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库尔德宁位于伊犁巩留县东南山区,距县城约88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以世界罕见的雪岭云杉林为核心,拥有壮丽高山草原与丰富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天山深处的森林氧吧”和“天然基因库”,每一步都踏在生态的脉搏之上。</p> <p class="ql-block">途中见一棵树冠繁茂的大树,枝叶却透着不自然的颜色。领队笑言:“那是假叶。”我们愕然——如此纯净的山林,何须人工点缀?虽为装饰,却终究与周遭美景格格不入,略显突兀。</p> <p class="ql-block">沿着木栈道拾级而上,抵达齐梦德观景台。登高远眺,碧绿山坡如波浪般延展,夕阳余晖映入林梢,牛羊点缀其间。那一刻,仿佛置身《音乐之声》的开场画面——山风拂面,心随景动,天地辽阔,万物悠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