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高保国书评:山河新证中国绿

艾前进,传记作家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山河新证中国绿</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艾前进纪实文学《山河新证》评析</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高保国</font></div><br><br>  <font color="#167efb">“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是共和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的夙愿,也是中国林草人为之奋斗70多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梦想。新时代的中国林业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处理好保护和发展、整体和局部、长远和当前、过程和效果、激励和约束的关系,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山河新证。</font>   <font color="#167efb">作家艾前进瞄准国家纪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重大主题,结合近几年深入各地采写林长制升级版、集体林改转段升级的大型报告文学案例图书,在国家林草局、北京林业大学的安排和支持下,自南向北,从东到西采访调研,创作出版了45万字的纪实作品《山河新证:从绿水青山到共同富裕的实践解码》。从中看到中国务林人运用“两山”理念,把万里山河绘成“美丽中国”的锦绣丹青,把座座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漫漫黄沙变成致富金沙的具象实例。<br>  从宏观视野铺展举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本书的开篇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描绘出一幅中国林草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实景图。“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近20年来,中国林草按照“两山”理念建设要求,科学推动国土绿化,求实建设美丽中国,创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林长制建设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举措和行动一场接一场。在每一场改革建设中,中国林草人积极探索、创新作答,交出了一张张得民心合民意的合格答卷,改出了满目青山,取得了林农增收致富的新成效。透过作者的描绘,全国务林人扩绿提质妆锦绣,以思维之变先立后破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改革发力的方式之变推进国土绿化质量并重,以转型发展的攻坚之举厚植生态修复绿美底色;上下一心兴绿兴业谋共富,构筑和谐共生的森林“水库”、森林“钱库”、森林“粮库”、森林“碳库”;在护绿利民用活森林资源中,推深做实林长制不当资源管护的“局外人”,提高森林防火责任感立实履职尽责的“硬杠杠”,聚焦林草重点锤炼务林人挑担的“宽肩膀”。“两山”理念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制度创新地、政策的试验田、经验的加工厂,透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中国务林人是履行职责,克难攻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沿着“两山”理念指引的路子走下去。</font>   <font color="#167efb">从中观层面再现省市扩绿兴绿护绿的建设质效。“两山”理念下的生态林业,是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最美的颜色”。作者在《山河新证》用“解码”的钥匙证明,共产党人的“面子”,从来不是个人的颜面,而是群众的口碑。面子都是老百姓给的,多办利民实事,多积尺寸之功,百姓自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品以中观思维引导读者看到各省深化林改的立体图景。在省级试点层面上,福建省在“林改四问”基础上,扎实开展“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林改探索,持续汇聚改革合力,提升发展效益,增强保障能力,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成果;江西省在深化林改中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食品,在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中的成绩明显,林业产业强势发展;重庆市破解金融难题,一体规划建设千里林带,多元打造储备林建设样板,强化赛马比拼推动各区县创先争优,为全国深化林改探路子、做示范、立标杆。在市级创新层面上,山西晋城市探索政策惠民、产业富民、生态利民的有效途径;吉林通化市以“三权分置”为核心,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动力,取得了深化林改的质效。浙江省衢州市系统集成标准地、共享服务、共富园区等一系列突破举措,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山入林,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和林业经营者经济收益,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国资搭台、项目驱动、联农带农”的系统化改革路子。江西省抚州市深化林改,取得“强基便民、强林利民、强村富民、强效为民”的改革成效。中观改革的变化在于山区农村,最根本的改革利益归于广大林农,最强大的动力源于“两山”理念,唯有把务林农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不断激发广大林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林改才拥有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font>   <font color="#167efb">从微观角度感知基层建设美丽中国的无限可能。《山河新证》把更多的笔墨对准基层林业和一线务林人,以调查纪实的文字,以理性的分析解读,启发人们践行“两山”理念,在美丽中国建设的锦绣丹青上写意挥洒。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全国20多个基层林业部门的奉献功德,完美地体现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多感合一”,体现了生态林业建设者“蝶变”的国家情怀。地处秦巴山区的城口县是重庆市最北最绿的县,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帮扶县,全县人民以林为业,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国储林和集体林地,构建多物种共生共荣、多层次高效利用的复合经营模式,形成了“生态保护—资源增值—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环,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38万亩,创建道地中药材“城八味”,建成全国首个箭叶淫羊藿、全市首个灵芝GAP基地,产值达15亿元,打破了传统林业单一经营的局限,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实现了林业增效与林农增收的协同发展。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人民自觉保护千年秀湖,再续苏轼华章,在美丽的主城区建设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灵秀的西山、西湖、西溪山水给杭州人民带来了丰足的生态滋养。油茶产业是国家林草局“两山”理念下扩面提质增效的重点产业,近三年给全国下达新增种植、低产林改造、补植补造年度生产任务1041.62万亩,分解落实到了797个县。武陵山深处的酉阳县创办酉州油茶科技公司,创建“酉阳800”品牌,建成良种油茶基地38万多亩,创建“酉阳茶油”品牌14个,是中国西部油茶栽植面积最大的县,成功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酉阳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开创了一条智慧赋能的新模式,公司健全“百亿油茶产业链”,为建设西部“油茶之都”奠定了坚实根基。这部作品真实的反映了“两山”理念的实践成果,具体剖析生态林业“绿富美”的意义深远,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凝聚出较强的政策效应。<br>  </font><font color="#39b54a"><b>(作者高保国,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散文》副主编,代表作《寻找张思德》《青年习仲勋》受到市场和社会欢迎)</b></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