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 摄影/制作/郑志锋

郑志锋

<p class="ql-block">卢沟桥,静卧于北京丰台的永定河之上,如一条石脊横跨古今。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竣工于明昌三年(1192年),它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古桥,全长266.5米,宽7.5米,十一孔拱券承托起岁月的重量。桥身两侧,281根石雕望柱巍然矗立,柱头之上,501只石狮千姿百态,或昂首云天,或低眉含笑,雕工精巧,栩栩如生,仿佛凝固了时光的呼吸。桥头一方石碑,镌刻着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卢沟晓月”,墨韵犹存,诗意氤氲,为这座古桥平添几分文脉风华。此桥不仅为交通之要道,更是一卷铺展于水上的石上史诗。</p> <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夜色被炮火撕裂。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严词拒绝。顷刻之间,枪声骤起,炮火轰鸣,宛平城在烈焰中震颤。国民革命军第29军将士挺身而起,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尊严,“七七事变”就此爆发。这一声枪响,惊醒了沉睡的民族魂魄,掀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壮烈篇章。卢沟桥,从此不再仅是一座古桥,它化作一座血与火铸就的丰碑,铭刻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与觉醒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1961年,卢沟桥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获得国家最高级别的认定。今日之卢沟桥,既是凝固在石与水之间的古代桥梁艺术瑰宝,更是承载民族记忆的红色地标。它静立于永定河上,见证过晨雾中的晓月,也铭记着烽火里的呐喊。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以沉默的姿态诉说着不朽的过往,提醒来者:勿忘历史,砥砺前行。摄影/制作/郑志锋,以光影定格这座桥的沧桑与荣光,让每一块石头、每一尊石狮,都在镜头下重新呼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