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团史:崛起和落寞

王代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9年底809团组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团伊始,一、二、四营特别是一营被王林梓团长所器重。70年至71年一营和二营各打了两发东2甲导弹,四营打了一发东3导弹,都取得了实弹发射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团在一年内打了五发导弹而且全部成功,在整个二炮部队估计也是数一数二的。809团真的是太牛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营长杨松德一表人才,精明强干,是王林梓团长的嫡系。他不但训练抓得好,篮球也打得很好,一营的篮球队在团里经常拿冠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营的兵有一种特殊的气势。一连的一名机枪手由于长相奇特人送绰号“大怪”。他浑身上下衣服脏兮兮的,撇着嘴斜着眼,扛着机枪走起路来左右摇晃,一股横扫一切的劲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营长夏文华也是一表人才,腰板笔直,军人姿态最为出众。教导员文书仁更是争强好胜,事事争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的三营在哪?他们在祁连山深处和武威炮校的南门外修公路,在部队的营房里种菜种粮。那时的三营地位低下,官兵们自觉低人一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74年三营在杨文宏营长的带领下打出了东3导弹当时的最好成绩,三营才在809团站稳了脚跟,开始有了自己的地位。而此时的一营和二营,由于没有发射过东3导弹,缺乏这方面的实战经验,已经不那么牛逼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6年部队移防青海的前后,杨松德营长先后被提升为809团的参谋长和团长。不幸的是他患上了严重的痴呆症,工作中纰漏百出,刚说完的话扭头就忘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营再没有了当年的劲头,那股牛逼哄哄的主力的脾气就像杨松德营长的身体那样一天不如一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样不幸的是王林梓团长也病了,是更严重的痴呆症或精神分裂症。整个809团也跟着变成了一个二流的部队,当年在武威炮校时那股舍我其谁的劲头消失殆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部队能否成为主力,第一要看领导,第二要看战绩。强势的领导加上出色的战绩,官兵们就士气高昂势不可挡;领导软弱再没仗可打或打了败仗,官兵们就垂头丧气萎靡不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影响着部队的战略地位。70年代初中苏关系剑拔弩张,地处西北的809团位于对抗苏修的最前线。后来,国际形势缓解,809团肩上的压力小了,发射任务也少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809团的番号撤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09团伴随着我们的青春岁月一起消失在二炮部队的历史之中。809团还是一支能打仗的部队,但它已经蜕变为一支普通的部队,身上已经没有了主力部队的那股嚣张跋扈的劲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怀念刚建团时的那几年,威武炮校的院子里全是意气风发的干部和青春年少的士兵。团长一声令下,全团官兵就嗷嗷乱叫着冲了上去。这样的部队想不打胜仗都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四营长徐振甫在71年因在交通事故中受伤调离了809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