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跟着王福成老师走进武昌湾(风景篇)

中华映山红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武昌湾,江风微凉,天空泛着铅灰色的云,像是未醒的梦。我们一行人沿着江岸缓步前行,远远便望见那座横卧江面的红色大桥,桥身上“武汉长江大桥 1956”的字样清晰可见,仿佛一段凝固的历史在江风中低语。王老师停下脚步,抬手指向桥塔:“看,那不仅是结构的支撑,更是时代的脊梁。”桥身如虹,连接两岸,而桥下江水悠悠,载着六十余年的光阴静静流淌。几朵不知名的红花在岸边悄然绽放,像是为这座老桥献上的花束,音符般的装饰点缀其间,让庄严多了一丝轻盈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雾气在江面游走,城市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高楼如林,却在这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柔和而朦胧。桥面上车流不息,车灯划出细长的光痕,像是时间的笔触在画布上轻轻滑过。王老师说,这样的天气最宜拍照——冷色调中藏着情绪,朦胧里反而更见真实。我透过镜头望去,树叶在前景轻轻摇曳,像是自然为城市景观加上的边框,让这幅画面多了几分呼吸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途中,一棵老树吸引了我的注意。树干粗壮,纹理如刻,每一道裂痕都像是岁月写下的日记。枝干向上伸展,带着倔强的姿态,新叶却已悄然萌发,嫩绿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它站在江边,静默地见证着大桥的车水马龙,也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王老师轻拍树干:“你看,它不说话,却比谁都懂得生长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透过两棵老树的枝干望去,红色大桥再次浮现。树干上缠着蓝色的保护带,像是为它们穿上了一件现代的铠甲。枝叶间,桥塔高耸,缆索如琴弦,远处的城市在灰白天空下静静伫立。这一刻,自然与城市不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彼此映照的共生体。王老师说:“真正的风景,不在远处,而在你如何看见。”</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步道上,行人三三两两,或慢行,或驻足。黄色的塔状结构静静守望,而右侧的步道却充满生活的气息。有人牵着孩子,有人戴着耳机慢跑,还有老人坐在长椅上望着江面发呆。高楼与桥梁在远处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而近处,是平凡却真实的日常。王老师说:“采风,不是只看风景,更是感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黄色的塔状建筑突兀地立在水边,结构复杂,像是某种工业遗存,又似一座守望江流的灯塔。它静静伫立,与远处的红色大桥遥相呼应。江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塔影与城市轮廓,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王老师望着那塔,若有所思:“每一座建筑都有它的使命,哪怕如今沉默,也曾喧嚣。”</p> <p class="ql-block">一处公共区域,红白相间的遮阳棚下,人们或坐或立,谈笑风生。灰色石砖地面映着阴天的微光,远处高楼林立,却因这小小的休憩空间而显得不那么遥远。王老师坐在一旁的长椅上,望着人群,轻声说:“城市再大,也需要这样的角落,让人停下来,看看天,想想事。”</p> <p class="ql-block">一座红色拱门矗立在观景台前,上书“桥见武汉”四个大字,气势恢宏。平台上游人如织,纷纷在拱门下拍照。背景中,红色悬索桥与城市天际线交相辉映,阴沉的天空反倒让这一切显得更加深邃。王老师站在拱门前,笑着说:“‘桥见’,不只是看见桥,更是通过桥,看见一座城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一个蓝白相间的几何装饰物静静立着,游人们或倚栏远眺,或坐地休息。红色悬索桥横跨江面,城市建筑群在远处静静伫立。阴沉的天色并未压抑人心,反而让这份开阔显得更加深沉。王老师望着江面,轻声说:“风景的美,不在于天气晴朗,而在于你是否愿意静下心来,真正去看。”</p> <p class="ql-block">桥边,一个绿白相间的热气球装饰格外醒目,旁边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桥身现代而挺拔,红色桥塔在阴云下依旧夺目。王老师指着那热气球说:“现代的装饰,不是对历史的打扰,而是对话。它们让老桥有了新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江边,一个巨大的彩色热气球高高飘起,上面写着“武汉”二字,鲜艳夺目。红色楼梯蜿蜒而下,人群在其间穿梭,或拍照,或欢笑。那热气球像是节日的象征,为这片沉静的江岸注入了欢腾的气息。王老师说:“城市需要庆典,也需要这样的瞬间,让人们停下脚步,为共同的归属感而微笑。”</p> <p class="ql-block">江风拂过,橙色的装饰物上写着“Wu Chang Bay”,绿植环绕,紫色物体在画面一侧若隐若现。红色大桥横跨江面,城市天际线在远处延展。人们在江边漫步,笑声随风飘散。王老师说:“地名可以是英文,但情感,永远是母语。”</p> <p class="ql-block">桥上人流如织,游客们或倚栏远眺,或拍照留念。江风拂面,草丛在风中轻摆,远处的城市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长卷缓缓展开。王老师走在桥中央,背影坚定:“这座桥,不只是连接两岸,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p> <p class="ql-block">风依旧,桥依旧,可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跟着王福成老师走这一程,我学会的不只是构图与光影,更是如何用眼睛去爱这个世界——在平凡中看见诗意,在人群中读懂温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