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碱滩镇卫生院】2025年10月10日至31日全国敬老月——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

*^_^*小喵碎碎念*^_^*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10月10日至31日是全国“敬老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年的活动主题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旨在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加强对老年人关爱帮扶,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切实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情绪稳定性下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时,情绪可能更容易出现波动,如变得更敏感、易怒或焦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孤独感增强:子女离家、朋友离世等原因可能导致老年人社交圈子缩小,从而产生孤独和寂寞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对健康的担忧增加:身体机能的衰退和疾病的困扰使老年人更关注自身健康,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心理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认知能力变化: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敏捷度等方面可能有所下降,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更依赖过往经验:在处理问题和应对新情况时,老年人往往更多地依靠过去的经验和习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老年人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产生哪些危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身体健康恶化:心理健康问题如长期的焦虑、抑郁等,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影响疾病的康复进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社交功能受损:心理健康不佳可能使老年人减少社交活动,进一步加重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形成恶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认知功能衰退加速: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加速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增加患上痴呆症等疾病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困扰会影响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其无法充分享受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 家庭关系紧张: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其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给家庭成员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自杀风险增加:在极端情况下,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老年人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年人应该怎么做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坦然接受衰老:正确认识衰老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保持积极心态,主动参与社区兴趣活动,建立自主、自信的观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保持社交活动:积极参加兴趣小组等社交活动,结交新朋友,既能获得新信息、启发大脑思维,还可获得更多关怀和支持,有助于排解孤独情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多做户外运动: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如登山、快走、跳广场舞、打太极等。适当运动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活动关节,帮助放松身体、恢复年轻心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学会沟通,放松情绪:遇到烦恼时,学会与子女或好友沟通,敞开心扉,获得理解和帮助,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出去。加强自我心理平衡调节,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冲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学会科学用脑:多学习、多用脑,如养花养鸟、学习书法绘画、打牌、下棋、看报纸等,可增强大脑锻炼,防止老年痴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健康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树立正确健康观念:正确认识衰老和疾病,重新调整自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与读书、棋牌、健身等社区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互动交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递进,我们应该做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充分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具体需求,加强对其心理健康的评估与干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关注特殊老年人:对于经济困难、空巢(独居)、留守、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爱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提供专业帮助:如果老年人遇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遵循老年人综合照护标准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各地将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相关财政投入。 5、发挥社区作用: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配备心理辅导人员;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活动;关注农村留守、空巢等家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心理咨询服务:支持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等服务,鼓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