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八章</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p><p class="ql-block">深知怎么保持刚强的性格,却甘心坦然淡泊,甘心做天下的“溪流”像水一样滋养万物。甘心做天下的“溪流”为天下奉献自己,就会回到婴儿时期一样的纯真,好的德性就会一直保持,不会被离弃,归于自然而然的纯真状态。</p><p class="ql-block">知道怎么样让自己变的光鲜荣耀,却低调做一个默默付出的人,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愿意为天下人做榜样,德性就不会差,循环往复无穷无尽。</p><p class="ql-block">知道怎么获取无上的荣耀,却宁愿放弃名利,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情愿付出自己的能力,虚怀若谷,为了天下人虚怀若谷的不留私心,德行就会非常完美,内心就会清静无为。</p><p class="ql-block">自然之物皆有自己的规律符合大道,如果散了就会容易成为有用的条件,圣贤之人,用智慧把自然万物化为有用之物加以利用和控制,这就具有领导能力,能从自然运行规律中寻求大道的智慧,制定制度和派人管理天下是一样的,条理清晰,顺应自然,把自然万物经过智慧的转化为天下人谋福利,所以天下皆认可的制度是不会零零散散的,残缺不全的。</p><p class="ql-block">本章内容主要说是遵循道的人,具有大道的特性,甘居人下,默默奉献自己,不标榜、不傲娇并虚怀若谷,顺应道法自然,从大道中得出有用的道理,并加以应用,造福人类为己任。简单理解就是谦卑、智慧、奉献,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个人观点,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老子》梁海明 1996年 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版 甲本、乙本)</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注》三国(魏)王弼 注解</p><p class="ql-block">《老子解》宋 苏辙</p><p class="ql-block">《郭店楚简校读记》李零 著 部分内容观点借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