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育科学学院新丰实习小组第六周实习简报</h3> <h3> “技术赋能教学,智慧点亮课堂。”第六周的实习中,各位实习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跨学科实践等方面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教育智慧与专业素养。<br> (一)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创新<br> 实习教师张浩兴本周深入探索班级积分管理APP的实践应用,通过设置多维度的积分规则,实现班级管理的可视化与数据化。在他执教的四(1)班复习课上,将思维导图与积分激励有机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尽管面临着学生基础薄弱、课堂纪律等挑战,但他通过技术工具的灵活运用,为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h3> <h3> 张浩兴辅导作业</h3> <h3> (二)数字工具赋能语文教学实践<br> 实习教师李颖莹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能。在日记教学环节,她创新设计"提纲挖空法"的数字模板,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在阅读教学方面,她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预测阅读教学,通过数字化任务单引导学生完成"预测-验证-修正"的学习流程。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h3> <h3> 李颖莹教学</h3> <h3> (三)跨学科融合展现综合素养<br> 实习教师黄思好在本周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与多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力。在《暮江吟》教学中,她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诗意情境,通过音画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在观摩《题西林壁》后,她利用比较分析法深化对古诗教学的理解。特别是在批改三个班级的英语作业时,她运用数据分析思维,准确把握不同班级的学情特点,展现了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养。</h3> <h3> 黄思好《暮江吟》授课</h3> <h3> 黄思好观看带教老师授课《题西林壁》</h3> <h3> 黄思好批改作业</h3> <h3> (四)实习心语:技术赋能教学新思考<br> 张浩兴:信息技术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但如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本质,仍需深入探索。<br> 李颖莹:数字化教学工具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技术与人文的平衡。<br> 黄思好:跨学科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信息技术是连接不同学科的桥梁,更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利器。<br> 通过第六周的实习,各位实习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展现了新时代教师必备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大家表示将继续探索智慧教育的新路径,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勇立潮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