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美篇书里藏着的教学案例(十一)

吴曙友

<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教育案例:凌晨两点的补报电话——一位班主任的坚守与一个学生的前程</p><p class="ql-block">一、 案例背景:令人费解的“主动落榜”</p><p class="ql-block"> 2023年高考录取季,一位高三空乘艺考男生陷入了尴尬境地:专业成绩237.5分,文化课382分,刚好过线。然而,当录取结果陆续公布,甚至比他成绩更低的同学都已金榜题名时,班主任却迟迟未收到他的喜讯。</p><p class="ql-block"> 直到补报志愿的最终通知发布,班主任警觉地主动联系该生,才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该生并未填报任何本科院校。追问之下,原因竟是其母亲听信他人“读空乘没意思”的片面之词,执意要求他等待专科批次,填报“铁道工程管理”专业。</p><p class="ql-block"> 一个触手可及的本科机会,一个学生辛苦获得的艺考成果,正因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家庭决策而即将付诸东流。</p><p class="ql-block">二、 问题诊断:信息壁垒与决策危机</p><p class="ql-block">1. 认知偏差:家长对空乘专业的职业前景存在误解,且未能清晰认知本科与专科学历在职业发展中的根本差异。</p><p class="ql-block">2. 决策风险:家长用非专业的“道听途说”,替代了基于录取数据和职业规划的科学决策,存在着“专科志愿也未必录取”的双重风险。</p><p class="ql-block">3. 学生失权:学生在关乎自身命运的重大决策中缺位,被动接受了可能让自己终生遗憾的安排。</p><p class="ql-block">三、 教育干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认知突围”</p><p class="ql-block"> 面对仅剩数小时的补报窗口,班主任展开了一场分秒必争的干预。</p><p class="ql-block">第一步:理性沟通,分析利弊</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首先肯定了学生在艺考之路上的艰辛付出,并客观分析了其面临的宝贵机遇:过线成绩是明确的入场券,空乘专业有其特定的发展路径与前景,本科学历更是未来职业晋升的基石。然而,理性的分析换来的仍是“妈妈不同意”的答复。 第一次沟通,宣告失败。</p><p class="ql-block">第二步:深夜急电,破局关键</p><p class="ql-block"> 时间已过凌晨两点,这是最后的机会。班主任要求学生家长必须立即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班主任没有客套,直接提出了两个尖锐的问题:“第一,谁敢保证他放弃现在的本科补录机会,在专科批次报考‘铁道工程管理’就一定能被录取? 如果录不上,这个责任谁来承担?”</p><p class="ql-block">“第二,本科文凭和专科文凭的根本区别,您是否真正清楚? 今天因为一个未经证实的‘听说’,就让孩子用一生的学历层次做代价,他未来留下的遗憾,由谁来弥补?”紧接着,班主任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愤怒,给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p><p class="ql-block">“我们为人父母,要警惕自己的某些经验,正在成为孩子前进的障碍!”</p><p class="ql-block">策略分析:</p><p class="ql-block">风险具象化:将抽象的“错过机会”转化为具体的“落榜风险”,迫使家长直面决策的后果。</p><p class="ql-block">叩问责任心:“责任谁承担?”“遗憾谁弥补?”——这些问题直接将决策的沉重性置于家长面前。</p><p class="ql-block">情感唤醒:适度的“愤怒”并非情绪失控,而是展现了教师对学生前途的极度负责与焦急,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冲击力。</p><p class="ql-block">第三步:亲自督报,确保落实</p><p class="ql-block"> 凌晨三点,在完成认知“破冰”后,班主任并未松懈,而是亲自督促学生完成补报操作,并要求其立即提交“提交成功”的截图。这一步,确保了整个干预行动的执行闭环。</p><p class="ql-block">四、 案例结果与教育反思</p><p class="ql-block">教育效果:</p><p class="ql-block"> 学生最终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空乘专业成功补录,圆了大学梦。一个险些因家庭信息差而坠落的人生,被班主任用专业、责任与魄力稳稳托起。</p><p class="ql-block">教育反思:</p><p class="ql-block">1. 责任心是弥补遗憾的唯一良方:教育工作的成效,往往就体现在这些无人可见的“最后一道防线”上。极致的仔细与不放弃的追踪,是对学生命运最根本的负责。</p><p class="ql-block">2. 赋能家长是班主任的关键能力:面对持有错误观念的家长,班主任必须具备将专业、复杂的政策信息,转化为家长能听懂、能感知的利害关系的能力。这需要耐心,更需要专业自信与沟通智慧。</p><p class="ql-block">3. “多管闲事”是师者的崇高德行:班主任工作绝不能画地为牢。在决定学生人生命运的关键节点,敢于“多管闲事”,勇于坚持专业判断,甚至不惜进行一场“认知对抗”,这并非意气用事,而是师者大爱的最高体现。</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