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四·红领巾广播站】成语邯郸,声动校园——毛遂自荐

荀子实验第四小学

听 <p class="ql-block"> 广播员:四年级(3)班学生 孙木楠</p><p class="ql-block"> 孙木楠就读于荀子实验第四小学四年级(3)班,她表达能力好,乐于沟通,她们通常很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喜欢和朋友交流,课堂上也常常积极举手发言。</p> 读 <p class="ql-block">  长平之战后,秦军又一次围困了赵都邯郸。大军压境,邯郸危在旦夕。为解邯郸之围,赵孝成王想联合楚国共同抗秦,推举楚王为盟主,订立盟约,然后请各国出兵解救赵国。因此便派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平原君打算从数千名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人一同前往,可挑来挑去只挑选出十九个符合条件的人,还差一人怎么也选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平原君正在发愁时,门客中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说:“既然少一人,我愿意随先生一同前往。”平原君上下打量了一下毛遂问:“先生到我这里几年了?”毛遂答:“三年。”平原君说:“一个具有贤德与才能的人,好比一把锥子藏在口袋里,锥子的尖儿立刻就能露出来。可你在我府上已经三年了,我还没听到有人说起过你的业绩,可见你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我这次去楚国,肩负着拯救社稷的重任,没有特殊才能的人是不便同去的。你还是留下吧。”毛遂辩解道:“不是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你尚未将我装于囊中。倘若把我装于囊中,我的才能便会脱颖而出,何止是只露出一点儿锥尖呢。”</p><p class="ql-block"> 平原君详尽讲述了联合抗秦的必要性,要求楚王尽快派兵解救邯郸,因楚王惧怕秦国,不敢应允出兵的事。两个人的谈判,从清晨谈到中午也没有谈出个结果来。</p><p class="ql-block"> 站在台阶下的毛遂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便手按剑柄,快步冲到楚王面前大声说道:“联合抗秦的事本来两三句话就能决定,可是今天从早晨谈到了中午,仍未有结果,这是为什么?”毛遂的责问使楚王很不高兴,便呵斥道:“我与你主人谈话,你上来干什么?”毛遂说:“你所以敢斥责我,不就是仗着楚国是个大国吗?不就是仗着你身边的侍卫人多吗?可眼下在这十步之内,你国大也好,人多也好,都没有用,你的性命就掌握在我的手里。</p><p class="ql-block"> 楚王被毛遂的话打动了,决定联赵抗秦,并答应立即派兵将前往赵国解围。毛遂趁热打铁,立即叫人拿来鸡、马和狗的血,当场与楚王歃血为盟。这时候,平原君才真正领略了毛遂的才干。平原君回到邯郸,见了赵孝成王说:“我这一回出使楚国,多亏了毛遂先生。他那三寸之舌,真比百万雄兵还要强啊!”从此以后,毛遂被平原君尊为上等宾客。</p> <p class="ql-block"> 图文:四年级(3)班</p><p class="ql-block"> 编辑:李娇</p><p class="ql-block"> 审核:外宣办</p><p class="ql-block"> 荀子实验第四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