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桥重生记:一场干群同心战洪灾的温情叙事

朱恩

<p class="ql-block">当“桦加沙”“寿德姆”双台风携狂风骤雨肆虐而过,安墩镇石珠村上下围小组新屋下往响径(地名)、禾多塘及黄沙村方向的便桥在洪水的咆哮中轰然倒塌。这座连接两岸的小小桥梁,不仅是村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更是他们耕种农作物、管理鱼塘及照料果园的生命线。桥梁断绝,不仅阻断了村民的脚步,更阻断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面对这一突发灾情,石珠村“两委”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迅速行动、靠前指挥,带领村民谱写了一曲干群同心,共克时艰的动人乐章。</p> <p class="ql-block">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石珠村“两委”干部在洪水稍退的第一时间,便冒雨实地查看灾情,现场研究解决方案。他们深知,这座便桥虽小,却承载着村民们对土地的眷恋、对丰收的期盼。村委第一时间就召集村“两委”会议,统一思想:“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再难也要把桥修起来!”这种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正是基层干部最宝贵的品质。在确定重建方案后,村干部们立即分头行动——联系涵筒、预制板等建材,协调勾机设备、组织志愿者队伍,每一个环节都紧锣密鼓、有条不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p> <p class="ql-block">在重建过程中,石珠村“两委”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除必要值班人员外,所有干部下沉一线,来到现场参与劳动。镇驻村领导及镇驻村工作小组成员对此灾情也牵挂于心,并多次到现场督导……一村民动情地说:“看到村干部比我们还拚命,我们哪能䄂手旁观?”正是这种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凝聚起了磅礴力量。很快,一座坚固的新便桥拨地而起,不仅恢复了通行功能,更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p> <p class="ql-block">石珠村“两委”在此次便桥重建中的表现,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多重优秀品质。首先是“为民情怀”——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次是“实干精神”——不空谈、不等待,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双手解决问题;最后是“奉献品格”——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这些品质,正是我们党在基层最坚实的执行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最可靠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重建好的便桥上,又响起了村民们往来劳作的脚步声和欢笑声。这声音,是对石珠村“两委”干部最好的褒奖;这场景,是基层治理最生动的写照。</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为石珠村“两委”干部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