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成员共读《数智化幼儿园》(一) <p class="ql-block">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幼儿园的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阅读《数智化幼儿园》第一章内容,结合自身幼儿教师的岗位视角,我对“数智化如何赋能绘本教学”有了诸多思考。</p><p class="ql-block"> 一、数智化重塑绘本教学环境:从单一到多元</p><p class="ql-block"> 数字化信息技术具有“重塑教育环境”的特点,这一点在绘本教学中可充分体现。传统绘本教学多依赖纸质绘本的单向讲述,而数智化手段能构建沉浸式、互动式的绘本阅读环境。</p><p class="ql-block"> 例如,利用VR/AR技术,将绘本中的场景立体化。在讲述《海底的秘密》时,借助VR设备让幼儿“潜入”绘本里的海底世界,亲眼看到各种海洋生物的动态姿态,触摸虚拟的珊瑚礁,使绘本中的画面从平面走向立体,极大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探究欲望。</p><p class="ql-block"> 同时,可搭建数字化绘本资源库,整合各类优质绘本的电子版本、音频解读、延伸游戏等资源。教师和幼儿能随时调取不同主题的绘本,如将关于季节的《小熊四季》《小种子》等绘本分类整理,方便开展主题式绘本教学活动,也能满足幼儿个性化的阅读需求。</p><p class="ql-block"> 二、更新绘本学习范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p><p class="ql-block"> “更新学习范式”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可以打造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p><p class="ql-block"> 借助多媒体互动软件,对绘本内容进行动态化设计。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将毛毛虫吃不同食物的过程制作成互动动画,幼儿可以点击画面中的食物,观察毛毛虫的变化,还能模拟毛毛虫的成长过程,在操作中理解绘本的情节与寓意。</p><p class="ql-block"> 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幼儿的绘本阅读偏好。通过记录幼儿在数字化绘本平台上的阅读时长、反复阅读的绘本类型、互动操作的频率等数据,分析出每个幼儿的阅读兴趣点,如有的幼儿偏爱动物类绘本,有的对科学认知类绘本感兴趣。教师据此为幼儿个性化推荐绘本,设计针对性的绘本延伸活动,让幼儿从被动接受教师选择的绘本,转变为主动参与到绘本的选择与探究中。</p><p class="ql-block"> 三、激发绘本教学创新活力:从传统延伸到跨界融合</p><p class="ql-block"> 数字化技术能“激发创新活力”,这为绘本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可以尝试绘本与其他领域的数智化融合。</p><p class="ql-block"> 在艺术领域,利用3D打印技术,让幼儿根据绘本中的形象进行创作。阅读《大卫,不可以》后,幼儿可以设计自己心中大卫的形象,通过3D打印将其制作成小模型,既加深了对绘本角色的理解,又锻炼了艺术创作与空间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语言表达领域,借助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开展“绘本故事小主播”活动。幼儿录制自己讲述的绘本故事,软件能对其语音、语调、流畅度等进行分析反馈,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将优秀的幼儿故事音频分享到班级数字化平台,让幼儿获得展示与交流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四、结语</p><p class="ql-block"> 数智化并非要取代传统绘本教学,而是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积极拥抱数智化技术,将其与绘本教学深度融合,重塑教学环境、更新学习范式、激发创新活力,为幼儿打开一扇通往智慧阅读的大门,让绘本教学在数智化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