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奇石

山郡

<p class="ql-block">石头痴迷者对阿拉善大漠奇石的那种乐趣和执着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和共鸣的。</p> <p class="ql-block">有机会去了阿拉善左旗的奇石市场,参观了奇石馆,尽管已近黄昏,但仍然可以看到当日的辉煌,石头在当地还是一个产业,养活着一大批人。</p> <p class="ql-block">通过短暂的观看,触摸,挑拣,总算淘到一小块沙漠漆,外层是尚未玉化的岩石,内层是开始玉化还未完全形成的玛瑙,左瞧右瞧,觉得像只断掉的螃蟹钳子,说不上喜欢,有点收获,不虚此行。回去拿给玩石头的人看,告知这是外蒙的石头,背过来的,烂断了就剩一节,可惜。</p> <p class="ql-block">望着夕阳中的奇石市场,试图去理解当时的繁荣盛况,狂热核心也许在于沙漠石头的天然稀缺性与探索收藏的双重满足感。(老子出关)</p> <p class="ql-block">天然奇趣的视觉冲击:阿拉善奇石是戈壁风沙亿万年打磨的产物,无人工雕琢,每块石头的色彩(如玛瑙的红、碧玉的绿)、纹理(像人物、动物、山水)都独一无二,如同大自然的雕塑,观赏时能不断发现新的细节,满足对人们自然造物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寻石过程的探索快感:深入大漠戈壁翻找奇石就像一场“寻宝游戏”,需要辨地形、观石质,在烈日下跋涉许久,才有可能偶然在沙堆里发现一块精品,这种“未知性”和“亲手发掘的成就感”,无法替代。</p> <p class="ql-block">收藏背后的情感价值:每块奇石都带着它的专属故事(如发现的时间、地点、当时的场景等等,由你杜撰),对痴迷者而言是情感寄托;同时,因优质奇石不可再生性,逐年稀缺,兼具观赏和升值价值。</p> <p class="ql-block">也许这就是石痴的心里路程,还是不太能够理解,但不妨碍欣赏,你看象啥就是啥,你说了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