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荷花

<p class="ql-block">  9月27日上午,我和老张参观了久闻大名的都江堰。</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父子的杰作,它是当今世界上时间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证的水利工程。二千多年了,它仍然汩汩流淌,用它的一股清流造福无数百姓,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p><p class="ql-block"> 李冰并不是科班出身的水利专家,他是凭着一个郡守的职业操守,为了造福一方百姓才自己钻研水利方面的知识的,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不得不让人对他产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三大重要组成部分: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当奔流的岷江水以龙腾虎跃之势袭来时,处于河中间的鱼嘴如一把伏龙利剑把河水劈成两半,一半窄而深,称为内江,一半宽而浅,称为外江。外江的水浩浩荡荡汇入长江,内江的水你追我赶向成都奔去,可玉垒山又横在面前,挡住了去路。逢山开路,玉垒山被当脊打开了一个窄窄的缺口,形如宝瓶,故称为宝瓶口,内江的水从宝瓶口,争先恐后地流向成都平原。可别小看这宝瓶口,就是这狭窄的宝瓶口的限制才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水的侵害。鱼嘴的作用和宝瓶口相比,不分伯仲,它具有四六分水,二八排沙的巨大作用,又加之飞沙堰的再次排沙、泄洪,流入成都的水含泥沙较少,既防止了内江的淤堵,又对灌溉庄稼非常有利,还防止了洪水的泛滥,因此才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四川平原。</p><p class="ql-block"> 站在河堤边,望着滔滔不绝的内江水像一条驯服的巨龙,虽有点桀骜不驯但又不得不乖乖地流向宝瓶口的时候,禁不住暗暗赞叹李冰父子的独具匠心。</p><p class="ql-block"> 李冰父子设计并修筑的都江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p class="ql-block"> 后人为了纪念这对父子,特在玉垒山上修建了“二王庙”。</p><p class="ql-block"> 站在“二王庙”前,向这可敬的父子俩深深地鞠了一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