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苦练 坚持不懈

忍 冬

<p class="ql-block">真正的习琴,是从“慢下来”开始的。初学时总嫌“勾挑抹剔”太枯燥,手指磨得发红,还总弹错弦。直到有天静下心,盯着琴弦上的光:勾弦时,指甲触弦的瞬间要轻,像怕惊扰了弦上的风;挑弦时,手腕要稳,像牵着一缕丝慢慢提起。原来那些看似刻板的“法度”,从不是束缚——就像学走路要先站稳,学写字要先描红,古琴的规矩,是给心找一个“落脚点”。当你能把每个简单的音弹得踏实,再弹《平沙落雁》时,才会懂雁群飞过芦苇的轻,懂江水漫过沙滩的柔;弹《阳关三叠》时,才会念起送别时的风,想起故人的暖。</p> <p class="ql-block">古琴最宽容的地方,就是允许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期待来,却最终都在弦音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学习古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基础指法到理解曲意,再到融会贯通,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沉淀。琴人追求的不是速成,而是在反复练习中体会曲中深意,磨炼心性。</p> <p class="ql-block">古琴的音律源自自然,琴曲题材也多与山水、天地、四季相关。琴人抚琴,追求的是人与琴、与自然、与天地的和谐统一。这种“和”,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境界</p> <p class="ql-block">《云水禅心》(古琴初级曲)</p><p class="ql-block">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qi)</p><p class="ql-block">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p><p class="ql-block">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p><p class="ql-block">红尘如梦聚又离,多情多悲戚。</p> <p class="ql-block">《蒹葭》</p><p class="ql-block">蒹葭苍苍,白露为霜。</p><p class="ql-block">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p class="ql-block">溯回从之,道阻且长。</p><p class="ql-block">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p><p class="ql-block">蒹葭萋萋,白露未晞。</p><p class="ql-block">所谓伊人,在水之湄。</p><p class="ql-block">溯回从之,道阻且跻。</p><p class="ql-block">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p><p class="ql-block">蒹葭采采,白露未已。</p><p class="ql-block">所谓伊人,在水之涘。</p><p class="ql-block">溯回从之,道阻且右。</p><p class="ql-block">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p> <p class="ql-block">抚琴静中有动,心静而手指在运动,使用指甲和指尖弄弦。</p><p class="ql-block">按照中医理论,指甲是经络的末梢;指尖,也是十二经络中一些主要经络的终点末梢。弹琴中不断地按摩和运动这些末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血脉。</p><p class="ql-block">弹琴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做到精气神三者统一的艺术理念和中医理论强调对精气神三者的调摄,使得“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神与气,使神内藏”的养生目的是一致的。</p> <p class="ql-block">浅紫色碎花中式上衣,纯浅紫色纱裙,盘腿在水边,膝上是油亮的深朱红(枣红)色古琴。紫色碎花能够雅致一些,面部是我本人生成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弹琴时后背自然挺立,沉肩坠肘,全身自然放松,暗合《黄帝内经》“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养生真谛。更妙的是琴声振动与呼吸的共鸣,一呼一吸间暗合宫商角徵羽五音,仿佛为五脏六腑谱写着和谐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学习古琴在古代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全人教育,其过程融合了技术、文化、精神与哲学。学琴者需要追求心与琴的共鸣,在技艺之外提升个人品格与文化修养,这也是古琴被认为是“君子之乐”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原来古琴这场修行,最珍贵的从不是“终点”。是你为一个音反复练习的耐心,是你对丝弦始终怀抱的虔敬,是你在弦音里,慢慢找回的自己。这才是古琴在今天最动人的地方:它让我们知道,有些事不用急着要结果,有些努力不用急着被看见——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次触弦,琴声自会把最好的,慢慢还给你。</p> <p class="ql-block">弦外之音</p><p class="ql-block">弹琴就弹琴,哪来那么多弦外之音?自然是有的。有人弹琴为名,有人弹琴为钱,有人弹琴为修身,有人弹琴为传承,有人弹琴为觅一方心灵净土,有人弹琴为陶冶情操等等。这些是否都算弦外之音?</p><p class="ql-block"> 弹琴的时候,为何有时心神不定?有时心烦意乱?练琴弹琴的过程,可以试着深度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要专注很难,但值得。在学习专注的过程中,内心的任何一个涟漪,都可以从你的指尖弦音显现。当我们学习观察并读懂自身的时候,就明白了内心最深处的弦外之音。 </p><p class="ql-block"> 那些弹琴很厉害的人,要么极度勤奋;要么极度专注内在精神世界;要么深刻理解内心的弦外之音,游刃有余。三者皆有之人,定非普通人。</p><p class="ql-block"> 读不懂的弦外之音,不读也罢。理不顺的弦外之音,暂且放下。何不专注眼前此刻,至少我们有琴在前,只需缓缓拨动指尖七弦。此时此刻内心空灵澄澈,无他,无欲,无求。当你专注拨动琴弦的时候,恭喜你,在这嘈杂喧嚣的世界,又多了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和纯粹,甚至富足。也许在思想和灵魂都至简至纯的时侯,那些读不懂理不顺的弦外之音,也都渐渐通透。 弦外之音各有不同,而弹琴本身,就只是弹琴而已。想弹就弹,随心随性,方得自在。</p> <p class="ql-block">生活,唯古琴与远方不可辜负</p><p class="ql-block">纷扰的尘世,能像琴人一样,保持一份静心是非常难得的,安静是书中的几行小字,是茶中的一缕清香,是琴人指下的一抹一挑,是心灵深处的一次对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世间的美景万千都比不上心中的风景。一个安静的琴人,定然是心中有美景的人。</p><p class="ql-block">安静的琴人喜欢在书中寻日月,写几行小字,让一笺心事流淌于墨香中,读几篇美文,享受文字中的细雨清风。一颗心,便能穿过寂寞,宛若与灵魂重逢。</p><p class="ql-block">淡淡的时光里,最难得的,是那颗淡然的心。闲来抚琴一曲,聆听着清微淡远的琴音,就有如人生的浮沉,待琴音落定,一切都随风;唯留一处清幽,在一首琴曲里,让那琴音幽幽的飘进心底,辗转于生命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内心独有的那一份自恃,在纷扰的红尘中,心中默守的那抹清凉。</p><p class="ql-block">余秋雨说,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而对琴人来说,一床古琴即可。</p><p class="ql-block">活着,不必和自己较劲,如果你总想驾驭生活,命运终会让你变得随和。如果,你总想追赶时间,你定会变得疲惫不堪,善待自己,让心变得不再慌乱,让脚步走得踏实安稳。人生最好的丰冨,是内心的安静和平和。</p><p class="ql-block">安静的琴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内心不会慌乱,他们遇到事情沉着冷静,不会让不良情绪来影响自己。安静的琴人,不会被名利所诱惑,有着一颗恬静的心,他们不比较,不依附,把名利得失看得很淡。</p><p class="ql-block">安静的琴人,定有一颗随和的心,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胸中自有万千丘壑,为人处事谦逊,懂得修身养性,大凡是成功者,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任尘世嚣闹,世事纷扰,皆与琴人无关,只要有古琴和远方,最是满足。罗素说,所谓的幸福生活,一定是指安静的生活,缘由只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的乐趣。</p><p class="ql-block">做一个安静的琴人,定是快乐的。人生难得一静心,生活因为安静而美丽,岁月因为安静而丰盈。安静,是内心最美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