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5日,我们从北京出发,搭乘国航CA181航班飞往东京羽田机场。落地后稍作休整,便乘上开往长野的火车。当列车驶离都市的喧嚣,窗外的山峦渐渐清晰,我知道,属于长野的慢节奏旅程,正悄然开启。长野市坐落在本州中部的盆地中,曾是1996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如今则是花香四溢的宁静之城,也是日本面积第四大县城。我带着期待,走进这片被自然环抱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抵达长野站时已是午后,灯光斜洒在站厅的玻璃幕墙上,映出匆匆人影。我提着包站在大厅中央,四周是拖着行李赶路的旅客,日文广播在头顶轻柔响起,商店的灯光与指示牌交织成一幅流动的城市序曲。这是我与长野的第一次对视,热闹却不喧嚣,现代中藏着温润的日常气息。</p> <p class="ql-block"> 午后漫步街头,我走进一条安静的小巷。电线横过天空,像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几辆小车安静地停在路边,低矮的房屋错落有致。我靠在一根白色的路灯柱上,抬头看天,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悠飘过。那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连呼吸都变得轻盈。</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张开双臂站在街道中央,迎着微风,身后是一栋明黄色的老建筑,墙皮略显斑驳,却透着岁月的温柔。路边的裂缝里钻出几株野草,绿意盎然。我笑了,不是因为风景多惊艳,而是因为这份随意与自在,正是旅行最珍贵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阳光渐强,我抬手扶了扶太阳镜,街道依旧平静。几辆车缓缓驶过,电线杆静静伫立,远处的屋顶在光影中起伏。没有游客如织,没有喧闹叫卖,只有生活的本来模样。我忽然明白,长野的美,不在打卡点,而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前往诹访湖。这片占地13.3平方公里的湖泊,是长野最大的水域。夏日的湖畔绿意盎然,微风拂面,湖水如镜,倒映着远山与流云。我沿着湖边慢行,看有人跑步,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静坐垂钓,也有人只是发呆。这里的一切都与“快”无关,仿佛连风都学会了轻声细语。</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湖边的草地上,指尖轻触发梢,望着那一片无垠的湖水与远山。天空有云,却不阴沉,阳光透过云隙洒在湖面,泛起细碎的金光。那一刻,我仿佛成了画中人,而长野,用最温柔的笔触,为我描摹一幅夏日长卷。</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是诹访湖博物馆,我站在写着“諏訪湖博物館”的标牌前,微笑着驻足。绿草如茵,树影婆娑,这里没有恢弘的建筑,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人想停下脚步,读一读这片土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行,我遇见一块刻着文字的石碑。我轻轻将手放在上面,石面微凉,字迹清晰。远处山峦起伏,云影流动。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像是一场与自然和历史的对话。我站在这里,渺小却踏实。</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一处高地,整个诹访湖尽收眼底。湖水环绕城市,绿树成荫,云层低垂,仿佛伸手可触。我静静站着,看湖光与城影交融,心中一片澄明。长野的美,是开阔的,也是内敛的。</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台的栏杆前,我背对镜头,望向远处的城市。绿意在脚下蔓延,建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微风拂过发梢,带来一丝凉意。我静静站着,没有说话,只是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呼吸,与我的心跳,正慢慢同频。</p> <p class="ql-block"> 午后,我牵着孙女的手走在公园小路上。她蹦跳着,笑声清脆,路边的大树洒下斑驳光影。那一刻,我们共享着同一片树荫,同一条路,同一种宁静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立石公园。它坐落在诹访湖东岸,海拔934米,是俯瞰湖景的绝佳之地。更让人惊喜的是,这里竟与《你的名字》中的糸守湖如此相似。许多游客手持相机,寻找着动画中的角度。我站在观景台,看湖水在群山环抱中静静流淌,仿佛也走进了那个梦幻的时空。</p> <p class="ql-block"> 公园入口处立着“立石公園”的标牌,我站在它面前微笑。四周绿植茂密,天空阴云密布,却丝毫不减这份宁静。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心底悄然升起的平和。</p> <p class="ql-block">立石公园眺望诹访湖全景</p> <p class="ql-block"> 石阶蜿蜒向上,两旁是整齐的灌木与苍翠树林。我戴着太阳镜,一步步走着。一座白色建筑隐现于林间,像从山中生长出来一般。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仿佛怕惊扰了这份静谧。</p> <p class="ql-block"> 途中,我坐在一只羊形雕塑上休息。草地开阔,远处山峦起伏,几座艺术雕塑散落其间。阳光洒在身上,我笑着抬头,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这一刻,童心与自然悄然相遇。</p> <p class="ql-block"> 松本城,这座日本现存的十二座天守阁之一,静静矗立在湖边。战国时代的雄姿犹存,黑瓦白墙,在阳光下显得庄重而优雅。我站在湖畔,看它倒映水中,仿佛穿越了四百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湖边一座红桥横跨水面,石墙古朴,绿树成荫。我站在桥头,看游人三三两两走过,有人拍照,有人低语。松本城不只是历史的遗迹,更是活着的文化,在每一个凝望它的眼神中延续。</p> <p class="ql-block"> 我在松本城这座传统建筑前,双手交叠,微笑着抬头。石墙斑驳,木梁厚重,游客在身边轻声交谈。这里没有浮华,只有岁月沉淀下的从容。我忽然觉得,旅行的意义,或许就是在这些建筑、湖泊、山林之间,找回内心的安静。</p> <p class="ql-block"> 日本第一峡谷~升仙峡,被誉为日本版的虎跳峡。升仙峡,位于日本山梨县甲府市甲府地北侧、富士川的支流荒川上游的一条溪谷,有日本第一溪谷之美誉,是日本最美丽的峡谷<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的瀑布、溪流、巨岩与森林,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的诗篇。沿</span>途我们可以享受美妙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陶醉不己,忍不住让人驻足欣赏,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在瀑布前留影。瀑布如同一匹白练,倾泻而下,舞动着大自然的华美乐章。它的飞流直下,仿佛在诉说着千古流传的故事,令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而最让我心驰神往的,是日本的上高地。上高地位于日本长野县西部,海拔约1500米,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户外活动而闻名,是日本著名的徒步圣地之一。被誉为“日本的小瑞士”,核心景点有大正池、田代池等。大正池由1915年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池。湖中的<枯木立>随着季节与时间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梦幻景象。而天气晴朗时,火山与穗高峰峦倒映在湖面上,可谓是上高地极具代表性的奇妙景观。</p> <p class="ql-block"> 田代池绝景在田代湿原,水质清澈见底,朝雾带来丰沛水汽,润湿整片树林,蓝绿色梓川清流缓缓流淌,仿佛走进忘忧森林般安静、详和,耳边潺潺流水声与我们相伴同行。</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河边的石滩上,穿着红裙,戴着墨镜,笑着望向镜头。清澈的溪水在脚边流淌,青山如屏,白云悠悠。远处有游客缓步而行,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真实。这不是摆拍,而是我与长野,最真诚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我们走进马笼宿。这座江户时代的驿站小镇,依山而建,石板路蜿蜒向上,两旁是低矮的木屋。绿荫如盖,阳光碎成点点金斑,落在石缝间。我走得很慢,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时光。这里的炊烟虽已不见,但那份古意,依然在风中低语。</p> <p class="ql-block"> 在一处石碑旁,我停下脚步。碑上刻着古老的文字,背后是传统的木屋与绿植。我静静看着,没有拍照,也没有说话。有些瞬间,只适合留在记忆里,比如长野的风,比如这片土地教会我的,如何慢下来,好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了小溪旁,清澈的小溪,为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丝清凉。小溪中水波粼粼,让我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我坐在草坪上,享受着微风轻拂与青草柔软,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 时光在指尖悄然滑过,8月10日我们就要回北京了。长野的诹访湖、立石公园、松本城、升仙峡、上高地、马笼宿等景点画面,将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期待下一次出发,去邂逅更多的美好与惊喜。</p> <p class="ql-block">诹访湖</p> <p class="ql-block">松本城</p> <p class="ql-block">升仙峡</p> <p class="ql-block">瀑布</p> <p class="ql-block">看烟花</p> <p class="ql-block">大正池</p> <p class="ql-block">上高地</p> <p class="ql-block">马笼宿</p> <p class="ql-block">小溪流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