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知识】被动攻击(为什么你生气了不敢直说,总是摆臭脸、生闷气、说反话?)

乐承书院

<p class="ql-block">【心理学小知识】被动攻击(为什么你生气了不敢直说,总是摆臭脸、生闷气、说反话?)</p><p class="ql-block">定义 </p><p class="ql-block">被动攻击:是一种不直接表达愤怒,而以隐蔽、间接的方式发泄情绪的行为模式。典型表现包括:说反话、拖延、冷暴力、故意敷衍、指桑骂槐等。</p><p class="ql-block">说明 </p><p class="ql-block">1. 情绪出口被堵死 </p><p class="ql-block"> 从小被灌输“生气不对”“要懂事”,导致愤怒无法直接表达,只能拐弯抹角地“报复”对方。 </p><p class="ql-block">2. 自我保护与渴望关注 </p><p class="ql-block"> 既想被理解又怕直接示弱,于是用“摆臭脸”“随便你”暗示对方“快来猜我的心思”。 </p><p class="ql-block">3. 恶性循环 </p><p class="ql-block"> 对方若读不懂暗示→失望加剧→下一轮更隐蔽的攻击,关系越来越僵。</p><p class="ql-block">案例 </p><p class="ql-block">职场:同事小周被分配额外任务,表面说“没事,我可以”,实则故意拖到截止前一小时才提交,质量也大打折扣。他内心真正想说的是:“我很累,请别再塞任务给我。” </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妈妈叮嘱孩子练琴,孩子嘴上答应“好的”,却故意把节拍器调慢、把曲子弹得七零八落。孩子其实是在用“弹不好”表达“我不想练,但又不敢直接反抗”。</p><p class="ql-block">破解三步 </p><p class="ql-block">1. 觉察触发点 </p><p class="ql-block"> 胸闷、胃紧、说话带刺时,先停3秒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2. 翻译情绪 </p><p class="ql-block"> 把“随便你”翻译成“我现在需要被理解”;把“我没事”翻译成“我需要一点时间冷静”。 </p><p class="ql-block">3. 直接且温和表达 </p><p class="ql-block"> 用“I 感受 + 需求”句式: </p><p class="ql-block"> “我有点累,今晚想早点休息,任务我们明早再对,好吗?” </p><p class="ql-block">一句话总结 </p><p class="ql-block">被动攻击是受过委屈的小孩在求关注。真正的成熟,是把“你猜我”变成“我告诉你”,让情绪被看见、被接住,而不是被埋葬。</p> <p class="ql-block">一个能不断学习的人是非常强大的。知道自己要学,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知道自己向谁学,就是知道方向;能够付诸行动,就是非常果断;能够克服困难把它学会,是意志力坚强。人生一种极大的喜悦,就是看着自己逆袭。从不会到会,从弱变强,从一无所有到拥有很多,从胆怯到自信,无一不是学习的体现。所以不要以为会学习的是书呆子,只要知行合一,他是最适应社会的人。</p>

反话

攻击

被动

表达

情绪

直接

生闷气

翻译成

生气

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