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推动文字输入法革命

陌上秋草

<h5>刘桓中,2025年10月</h5><div><br></div> 从电脑诞生之初,文字输入法就极受关注。华人世界走得最远,因为汉字必须编码才能输入。汉字输入编码由此成了一门学问。<div><br> 笔画编码曾风行一时。同一音节常对应多个汉字,拼音法输入要经过二次选择,很难提速。笔画编码能做到一对一,所以很多人不惜花功夫去学。随着词语输入的流行,拼音法的二次选择大为减少,而且词语库可以随用户输入动态扩展,拼音法重新显示简捷优势。尤其是手机,九键拼音输入几乎成了标准输入法。</div><div><br> 自动语音识别技术日益成熟,语音输入也成了热门。但语音输入不能代替键盘输入。不仅由于语音输入受场合限制,还由于键盘输入另有优势:手指敲击不影响大脑斟酌词句。写作时这种优势特别明显。以下讨论中不再区分语音和键盘输入,默认二者皆可。</div><div><br> 近几年AI的迅速发展给人一种提示:何不利用AI 技术开发新输入法?的确,AI 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新输入法必将成为主流。而且它不仅是一种输入工具,还是写作工具和思维工具。新输入法其实是一场语言文字应用的革命。<br></div><div><br></div> <h1><b>替人做事还是帮人做事</b></h1> 借助AI 绘图和制作视频,可以用提示词告诉AI究竟要画什么。由此不难想到,我们同样可以用提示词告诉AI 要写什么。现在的AI 大模型已经付诸实现,只是做得有点极端。你说,帮我写首诗吧,AI 立即相应。AI还可以做一篇完整文案,写一篇完整文章,甚至能写一篇数千到上万字的小说。<div><br> 商界欣喜若狂,教育界和出版界却大为惊恐。AI 的作品虽不及人类优秀作品,却超过普通人的日常写作。AI 让那些看上去还说得过去的文字烂大街,弄得真假难辨,引来一片责怪。</div><div><br> AI 公司急于求成,走得有点远了。其实不用忙着替人做事,先好好想想如何帮人赋能。既然AI 可以理解人的意图,何不利用AI 帮人联字成句,联句成段,而不是直接弄出个成品来,引发一些人作假的意图?作假既害了社会,也害了自己。</div><div><br> 写一篇文章,无论是议论文、散文还是小说,或者是实验报告、工作总结之类,其核心是创意。AI 可以快速完成许多细节,论整体构思和创意,AI 还差得很远。所以,人来做整体构思,AI 帮助完成细节,这应该是今后很长时期人机协作的标准模式。</div><div><br> 那么,AI 可以从那些方面帮人写作?<br></div><div><br></div> <h1><b>语体风格变换</b></h1> 人们都有自己最熟悉的语体风格。想变换风格一般很难,常常要挖空心思,写得很累。有AI 帮助就好多了。<div><br>例如,写了这么一句:“这几天秋雨不断。老天好像遇到伤心事,哭起来没完。” AI 瞬间就能改为:“这几日秋雨连绵不绝。苍天似逢伤心郁结事,竟哭个没完。” 或是再古风些:“近日秋雨不绝,苍天若遭忧戚事,泣之无休。” 或是再口语化些:“这几天老下雨没停过。老天爷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哭起来就没个完。”</div><div><br>AI 甚至可以直接将中文译成英文:It has been raining continuously these days. The sky seems to have encountered something sorrowful and keeps weeping. 当然,AI 也能随时译成其他常用外语,甚至可以译成一些小众外语。<br></div><div><br></div> <h1><b>词语续接提示</b></h1> 续接提示需要猜想写作者的心思,这方面AI也能胜任。<div><br>例如,写了个开头“今天走了很多路 ___ ”,AI 可以给出如下续接提示:1. 现在只觉得 ___;2. 此刻最想 ___;3. 身体明显感到。当然,还可以给出更多。</div><div><br>上面的顺写提示还可以改为转折式提示:1. 但一点都不觉得累;2. 却意外发现 ___;3. 可还没找到想去的 ___。<br>或者是改为具象化提示:1. 这辈子都没走这么远;2. 手机计数器显示 ___;3. 远超我的预想。</div><div><br>以上只是几个例子。这种提示可以分出很多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众多提示。可由写作者选择提示类型,由软件系统随机给出一定量的提示。<br></div><div><br></div> <h1><b>内容续接提示</b></h1> <h5></h5><h3>内容续接提示对写作者帮助非常大,应该很受欢迎。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来。</h3><h3><br>假如写作者写了一段概括性描述,想从几个方面展开细节,AI 可以瞬间一二三四列举诸方面。反之,写作者零零散散写了一堆现象,希望来个概括总结,AI 也能瞬间完成。无论是展开细节还是抽象概括,都是AI 极擅长之事。<br> <br> 假如写作者写出一个判断,想举例说明,AI 也十分擅长。例如,写作者写出 “坚持阅读能帮我们开阔视野”,想举几个例子,AI 瞬间就能给出:</h3><div><br></div><div><ol><li> 读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纪实、小说等等,可帮我们体验他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透过细节认知这个世界。</li><li>读历史书了解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社会制度和主流观念,可帮我们跳出当下认知局限。</li><li>读科普读物能帮我们了解大自然的方方面面,让思维跳出日常经验,打破眼前生活琐事的局限。</li><li>读经济类读物,能帮我们了解基本经济常识,从而看清社会本质和发展趋势。</li></ol></div><div>AI 给出的提示写作者不一定满意,最终还要由写作者定案。这正是提示的本意。<br></div><div><br></div> <h1><b>作品归属权问题</b></h1> 借助 AI 输入法写作和AI 代写有本质区别。前者始终由写作者主导,其主题选择、框架构思、内容展开等等都需要写作者完成,当然应该算作人的创作。只不过AI 新型输入法提供了写作便利,如同电脑和传统输入法提供便利一样,不能把作品算作软硬件厂商的产品。<div><br>教育界有必要转变思路,鼓励学生使用 AI 辅助写作。有 AI 提供写作便利,可以打消很多学生借助AI造假的念头,毕竟造假对自己的学习没什么好处。借助AI 的语体和内容提示,还能更快地学会不同表达方法,开拓写作思路,如同良师益友陪伴在身边。这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应该被排斥。</div><div><br>例如,学生学习中文古典语体,靠背诵古文效率很低。边写边借助AI 提示转换成古典语体,写作者积极参与其中,大脑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深刻记忆和灵活变通。这是一种高效率学习方法。</div><div><br>外语也是这样。一般学生读外语的能力远高于写外语能力。一边用中文写作,一边让 AI 对译,学生是在学习外语表达方法,有利于更快提高外语写作能力。即便本身外语水平很高,也能在其中学会不同表达方法。</div><div><br>出版界也应该转变思路,不宜苛求每一个细节必须是作者独立完成。其实传统写作方式作者也需要时时借鉴他人,也就是边创作边学习。这和抄袭有本质区别。<br></div> <h5>多人协作AI 辅助写作场景</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