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龙兴山是四明山的延脉,与邵东县、祁阳县交界,海拨七百八十多米,座落于祁东县蒋家桥镇余庆村西北。龙兴山绵亘十余里,泉清林茂,风景秀丽。山上有玉皇台和观景亭等景点,山顶可西望四明山,北见凤歧坪,东看杳湖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龙兴山古时为道教和佛教圣地。 龙兴山道观始建于隋朝,盛于明代,史书记载:龙兴观道士50余人,田土近100亩,道教在西区相当盛行。相传隋文帝南巡至此,道长恭奉热茶,隋文帝揭开杯盖,见杯内茶叶随热气升腾聚成龙形,文帝惊喜之下,逐赐名“龙兴观”,龙兴山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龙兴观名气随之远播,香火鼎盛。龙兴寺始建于元代初年,文革中,龙兴观和龙兴寺等古建筑以及圣灵塑像悉数被毁。</p> <p class="ql-block"> 为了弘扬民俗信仰,<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传承历史</span>文化记忆,蒋家桥有识之士于2002年在龙兴山南麓山顶重建龙兴观。</p><p class="ql-block"> 又于2010年集资在龙兴山南麓山脚原址上重建龙兴寺,龙兴寺由山门、钟楼(韦驮殿)、鼓楼(伽蓝殿)、天王殿、大雄宝殿、 观音殿 及两侧寮房构成,是祁东西区最大的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5年以后,龙兴村又在龙兴山北麓山脚修建了雷氏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以雷氏家训、雷氏族谱、雷氏名人事迹等内容,涵盖忠孝文化、礼仪道德文化、农耕文化主题,馆内陈列农耕用具、历史文物及红色革命史料,成为祁东县村级儒家教育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儒学提出“致中和”,道家主张“天人合一”,佛教强调“众生平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智慧,形成“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的儒释道精华。龙兴山上三教共存,儒释道相融。传承和弘扬了南岳三教共存,天人合一的民俗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祁东是2018年4月才脱贫的省级贫困县,蒋家桥龙兴村是全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村,也是雷鸣球上将的老家。县政协原主席雷泽逸退休后倾情倾力贡献余热,为探索贫困县脱贫后乡村振兴致富的新路径,将龙兴村打造为“衡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里建设了龙兴大戏台和龙兴文化广场,建成了新村部,设立了村级文化室,添置了健身娱乐器材,推进了村级环境整治,村级油路修到家门口,家家户户旱厕改水厕。让曾经的贫困县农村,享受到了现代都市文明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龙兴村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目标,建设荷花加养鱼基地、四季果园等特色产业。<span style="font-size:18px;">突出荷花主题,成功</span>举办了每年7月的夏季乡村村晚和清廉文化演出,青少年才艺和老年人广场舞展演,祁剧和渔鼓等曲艺演唱。让祁东的非遗文化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在龙兴舞台上大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龙兴村还在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廉政书画展,乡村农耕用具用品展,青少年创意艺术展。在文化广场举办了村级NBA篮球赛和夏季村晚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2023年,龙兴村文化服务中心被评为“最美潇湘文化阵地”。</p><p class="ql-block"> 龙兴村依托龙兴山儒释道文化特色和乡村荷花基地优势,发展农旅融合项目,成为衡邵永三地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