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玉皇大帝庙”的门楣上,斑驳的砖墙像是被岁月轻轻抚摸过的脸庞,透着一股沉静的沧桑。我站在门口,抬头望着那块写着“玉皇大帝庙”的牌匾,字迹虽不张扬,却自有威严。两侧的对联墨色沉稳,像是庙宇低声诉说的古老箴言。石碑上“大庙”二字粗犷有力,仿佛一记定音,告诉我:这里不是寻常去处,而是镇守一方信仰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那块刻着“大庙”的石碑静静立在门旁,表面粗糙,边缘已有风化的裂痕,像是被风雨读过千遍的书页。字迹深凿,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庄重。石碑旁几株绿藤攀爬而上,不争不抢,反倒衬得这块石头更加沉稳。我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那两个大字,仿佛触到了这片土地的脉搏——它不喧哗,却从未停歇。</p> <p class="ql-block">走进庙门,迎面是一块黄底黑字的“玉皇大帝庙”牌匾,阳光照在上面,泛出温润的光泽。门柱上金漆对联写着“主宰宇宙万物,执掌乾坤慈心”,字字如钟,敲在心上。门内另一重殿宇隐约可见,黄色门帘随风轻摆,像是神明在低语。我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静谧。砖墙斑驳,瓦片错落,可正是这些痕迹,让整座庙宇显得真实而有温度——它不是被供在画册里的古建,而是活在风里、雨里、香火里的一方信仰。</p> <p class="ql-block">一条青石小径蜿蜒通向深处,两旁古木参天,枝叶交错,筛下斑驳光影。石凳静立道旁,上面搁着一只竹篮,不知是谁家老人来上香时顺手留下的。远处屋檐翘角隐现,灰墙黛瓦,与树影融为一体。我走在这条路上,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这里没有喧嚣的导游喇叭,也没有打卡拍照的游客,只有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的一缕香火味,让人恍然觉得,时间也在这儿放下了匆忙。</p> <p class="ql-block">“关帝爷殿”三个字悬在门楣上,红底金字,庄重中透着威严。门上竹帘半卷,一盏红灯笼静静垂着,像一颗不灭的心。两侧对联写着“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竟不是常见的神谕式文字,而是如此贴近人心的劝世良言。我站在门口,忽然觉得关帝爷不只是武圣,更像是乡间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用一生的忠义在教人如何做人。</p> <p class="ql-block">“奶奶殿”前挂着两盏白灯笼,底部垂着黄穗,在风中轻轻晃动。黄门帘掩映间,透出几分慈和的气息。红柱灰墙,格栅窗棂,一切都不张扬,却处处透着敬意。这里供奉的“奶奶”,或许是地方百姓心中最温柔的守护神——不司雷霆,不掌天威,只护孩子平安、妇人安康。我未入殿,心已柔软。</p> <p class="ql-block">“灵霄宝殿”四字悬于黑底金书的牌匾之上,气势顿生。两侧红对联金光熠熠,门上两只红灯笼绘着龙纹,喜庆中带着神圣。这里是庙宇的核心,是众神之上的居所。我仰头望着那四个字,忽然明白为何当地人称此地为“大庙”——它不只是建筑之大,更是信仰之重。玉皇大帝坐镇灵霄,统御三界,而百姓在此焚香祷告,求的不过是风调雨顺、家宅平安。神与人之间,隔着天阶,却也连着一缕香烟。</p> <p class="ql-block">殿内一尊金身神像合十而立,披着黄红相间的披风,神情安详。他不持兵器,不怒目,只以双手合十的姿态,接受众生祈愿。像前供品整齐摆放,香炉青烟袅袅。我静静站了一会儿,忽然觉得,信仰最动人的地方,不是神有多威严,而是人在神前,终于可以卸下重担,轻声说出心底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一尊黑袍神像端坐正中,金纹绣袍在幽暗光线下泛着微光,冠帽高耸,面容肃穆。像前小桌上摆着金碗与勺,供品中有水果、糕点,还有一杯清茶,像是随时准备与人对坐谈心。墙上书法苍劲,对联低语,我虽不识字句,却能感受到那种沉静的力量。这或许就是关帝爷的威与慈——既能镇邪驱恶,也能听人诉苦。</p> <p class="ql-block">“土地爷”牌匾高悬,金光闪闪,两侧对联写着“广积德,行善事”,朴素得像一句家常话。粉灯笼挂在竹帘两侧,透出暖光。土地爷不居高位,不掌雷霆,却是最贴近百姓的神——管着一方水土,听着邻里琐事,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我忽然笑了,这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老街坊”吗?只不过他住在庙里,穿的是神袍。</p> <p class="ql-block">神龛内五尊神像并坐,红、粉、黄、蓝、绿的衣袍鲜艳如新,手持法器,神情庄重。他们或许代表着五行,或五方,或五种庇佑。香炉中香火未熄,黄布帘轻轻飘动。我望着他们,忽然觉得,民间信仰从来不是单一的崇拜,而是一张细密的网——风雨有神管,疾病有神医,出行有神护,连一句恶语,都有神在记。这张网,兜住了千百年来普通人的不安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回望“大庙”二字,阳光正落在石碑上,字迹清晰如初。这座庙没有恢弘的宣传,没有热闹的庙会,可它就那样静静地立在朱阁镇的一隅,像一位不说话的长者,守着一方水土,也守着一代代人的念想。我轻轻合上竹门,听见风铃轻响,像是神明的一声回应:来了,便安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