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章作者:保定老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中插图:自拍,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文的上辑主要讲的是,公园街北口周围和街道东边,连同原西城墙以东部分的地块上的景像变迁和它们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篇下辑再接着讲一讲公园街西边的景像变迁和这街南口的变化过程以及发生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上这张老照片,记录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及以后的若干年里,从这条公园街北口向南走进去的真实情景,那时街两边挺拨的白杨树长的是枝繁叶茂,我写此文时恰巧找到一张别处白杨树树干样子的照片(见下张照片所示),看到这树干上那些大小形状不一的“眼睛〞似的疤痕,立即让我想起这里曾有过的那街两边的白杨树,不也是用那些大小不一的“眼睛”在日复一日,含情默默地注视着这条街上来往的行人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俱往矣!时至今日随着这些白杨树的消失,我们是再也看不到这种动人的情景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这组照片记录下了时间由远及近,这个街的北口西边护城河向南望去的影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这组照片是这次写文时专去拍摄的各组照片中的一组,它专门围绕西护城河而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想当年,每当走到这护城河的南边,抬眼向西望去,隔着红二师沿河的东矮墙,就能看到墙里不远的红二师七六护校烈士纪念碑的,现在因墙体增高,只看到了这亭子的顶尖这部分了。为了满足读者的观感,特辑录以下照片供观看和了解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两张照片是现在隔着护城河向西看到红二师的“七.六烈士纪念碑〞顶部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三张照片,显示了红二师“七六烈士纪念园”内的有关情景,以此弥补读者今天在东墙之外看不到那烈士纪念碑全貌的遗憾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纪念碑的正面是朝南方向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说起公园街西护城河西岸上的红二师,关于它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我只说有一位我认识的“七六”事件的参与者和他的故事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1932年时,他是当时保定师范“七.六〞护校事件的参与者,那时他刚入学两年,仗着他年小机灵,在学校被反动军警包围多天后,为了与外界联系,某天夜里同学们用绳子系在他的腰部,从校东墙上把他向下放到了墙外的护城河边,他机敏地躲过了反动军警的监视,给地方党组织报告了校内师生的罢课斗争和遇到的缺粮情况,在地方党组织的策划和全市人民的声援下,及时给受困的师生送去了面粉等食品,从二师学潮中,可以看出它是得到党和广大人民支持和肯定的,红二师也因此很快地声名远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于我来说,在此次护校斗争过去22年后的1954年9月1日的这一天,在保定四中建校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上,我和全校师生很荣幸地认识了这位英雄式的人物,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殊荣!即使在事隔七十多年来的今天,我还能时不时地想起他来,他就是我当年在保定四中上学时的第一任校长齐永水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两张照片是再向南沿护城河走去时,看到的这西护城河向西拐去的景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向南是原街口向西拐去的护城河南岸,它原是一条向西通向西下关,再远与通到西边的那条南北走向的古道相连接,古道(即现在的西下关街南口处)东边的这一段现已被园林处宿舍占有,只能从这张大门向西张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选了几张那时这条路上的景像供读者参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些景像就在这条不长的路上或路的南边,不细讲了,看以下有关介绍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照片是赶马车之人,赶着马车从东向西,沿着从东向西方向的护城河南岸道路,奔向吴家湾石桥南端拐向西南方向的古道走去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这水磨房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我还见它存在着,只是不再磨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介绍公园街南口这几十年的变化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起初这街的南口,是到了西护城河向西拐去的地方的道路口就算终止了,此时街口往西是西护城河拐向西的南岸,这是一条不宽的道路,路的南边向西有“积水闸”又叫“大闸〞,它是用来控制西来的一亩泉河流向西护城河水位的,离它不远的是水磨,它与大闸都向南流出的河水,汇合成了向南流向府河的那条不长的短河。见以上照片显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说那时这公园街南口到此为止后,那时它的南边正对的就是人民公园顺着西城墙外向北延伸过来的北大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过境迁,到了1971年,拆了西城墙后打通了天威路(之前叫过“联盟路”、“战备路”的),这条路比原来的那条向西的旧路要靠南,因此人民公园的北大门也向南退至现在的位置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此,公园街的南口顺势向南延展,多出新街口东南一角这片地方,到了1984年在此处建了全国第一家体育幼儿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是近些年来公园街南口对面动物园大门(即向南退去后的公园北大门)的一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现在出公园街南口,从天威路中间向东俯瞰看过去的情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中左边中下处是体育幼儿园临街边的操场,正对着它过天威路的南边,即图中右中下处,能见到动物园大门东边那个西北城墙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是近些年来,公园北大门(现在改为动物园北大门)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是具有地标性的老照片,它显示了那个年代,矗立在西南城墙角上的一处高架装置的先后两张不同年代的照片,那时的保定人,尤其是小孩,每每去到公园内的此处,总想爬上去从高处看看周边的风景,尽管“禁止攀豋”的牌子早有提示,但攀豋爬者亦是乐此不疲的。就连我国有名的英文翻译家,生于保定的文化学者“黑马”(毕冰宾)先生也专门著文说过它的,他在这篇《寂寞铁塔里的孤寂儿童》的专文中,还念念不忘儿时的此举带来的愉悦心情和永难忘怀的美好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下张照片是我刚拍摄的这大门向东南看过去的照片,照片右边迎面的半截旧城墙上,就是那已拆去多年的高架按装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来说一下现在这街南口东边的体育幼儿园。它南邻天威路,西邻公园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保定市体育幼儿园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第一所体育幼儿园,它被誉为“体育冠军的摇篮”,在这里,培养了奥运冠军王涵、乒乓球世界冠军牛剑锋等众多体育人才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文到此,已经介绍完了公园街西邻的西护城河周边和街南口今往的变化和故事,本文下辑的主要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文写于2025年10月13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