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西南六公里的桥头村,是一座以精湛的彩塑艺术名扬海外的佛教寺院。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名“中都寺”,在北宋时期“中都寺”改名为“双林寺”。双林寺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与平遥古城、镇国寺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林寺坐北朝南,占地1.5万平方米,为十组殿堂组成的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是以天王殿、释迦殿为主的一进院落,大雄宝殿、千佛殿、菩萨殿等构成的二进院落,以及娘娘殿、贞义祠等组成的三进院落。走进寺庙首先看到的便是山门两侧的四大金刚,虎背熊腰,咄咄逼人,似在怒喝,气势十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双林寺,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世界。整个寺庙建筑古朴大气,氛围素雅宁静,三进院落的布局紧凑而有序,每一进都藏着不同的惊喜。宋、元、明、清各代的佛像雕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个殿堂内,从几十厘米到三四米不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这里,圆雕、浮雕、壁塑、悬塑等多种雕塑手法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绚丽无比的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千佛殿,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自在观音。她打破了佛教造像的常规,不再是端坐或站立的姿态,而是右腿曲蹲,左脚轻踏在荷叶上,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轻轻支撑,显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种姿态完美地展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让人们一见便忘却了她原本的名字。这种穿越千年的安详与平静,不知道治愈了多少世间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双林寺,一尊全身通高不足一米,形如S状的韦陀像引人注目。韦陀像在全国的众多寺庙均有所见,但双林寺内的韦陀,无论个性、气质,均是国内同类雕塑中少有的传神之作。只见他挺胸收腹、衣带飞舞,战袍随风而动,力量贯注于全身,躯体如同一张拉满的弓,腹部绷紧的铠甲,仿佛稍稍一用力,就会被他撑破。虽为泥塑,却似乎能让人看见衣冠铠甲下的筋骨,神形兼备的状态被誉为“全国韦陀之冠”,也成为双林寺彩塑中最杰出的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林寺的彩塑艺术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这些彩塑作品全部由木胎泥塑而成,是木质骨架上根据形体需要,缠以麻绳、草等材料捆扎,然后以黄土高原山区等地特有的红胶泥为材质塑形,再历经沥粉、贴金、着色敷彩等多道工序最终完成,人物造型精准、形神兼备,继承了中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艺术价值极高,堪称中国泥塑中的佼佼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林寺的彩塑形式多样,包括悬塑、壁塑、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等不同的表现方式,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全寺共有两千多尊形神兼备的塑像,成就了双林寺瑰丽传奇、神韵庄严的东方雕塑艺术经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双林寺,许多塑像都是前倾10度—20度,游客到此能感受到很强的立体效果。双林寺内大多的彩塑采用悬塑手法制作,这样既解决了观众的视觉差,又改变了泥塑直立的传统雕塑方式,是古代匠师将力学与雕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这些令人震撼的佛像雕塑外,双林寺还保存有唐槐、宋碑、明钟等众多历史文物。每一块石碑都记录着寺庙的兴衰变迁;每一口钟都激荡着历史的回响;每一棵古树都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这些文物与雕塑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双林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林寺的彩塑艺术,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古代艺术家们利用黄土高原当地的粘土,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熟练的技巧,创造了这些彩塑艺术,体现出当时人们高度的智慧与文化艺术水平,也为我们后人研究古代彩塑艺术及其发展留下了珍贵的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上香火不曾断绝的寺院,还承担着人文博物馆的特殊使命,在这里口传心授的人文精神薪火相传,汉代宽松大袍,历朝历代的壁画雕塑,建筑美学,散落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文物碑刻无不生动的传承的中华文化的集大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