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记事】 相约南湖白桦林

风汇云合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北国春城的景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诗如画,</span>令人沉醉。每逢这个时节,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与老战友相约白桦林的快乐时光。那些让人难忘的画面,像泉水一样不时地涌现在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我的老战友刘庆发是一位英俊潇洒的帅哥。我们俩有一段相同的经历与缘份:当兵服役同在一个团;晚上就寝同在一个屋;两家相望同在一个路;工作调动同在一个校;从事新闻同在一个处;转业分配同在一个报。我们俩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脚步深深印在岁月里 ,两家的关系亲如兄弟、情同一家。</p> <p class="ql-block">1989年金秋时节,两家相约南湖白桦林。我们来这里欣赏独特的美景、捕捉精美的瞬间、切磋摄影的技巧。走进白桦林,如同来到了金黄色的童话世界,双脚踩在柔软富有弹性的落叶上,仿佛好像踏在镀金的绒毯上,似乎步入了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欣赏完美景之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庆发率先</span>开始选景拍摄,只见他手持尼康相机,穿梭于白桦林枝叶之间,专注捕捉光与影的瞬间,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幅精美的油画,色彩丰富而细腻,画面清晰而柔和。此间,他结合自己拍照的这些精美画面,现场传授精湛的摄影技艺,让我和两个孩子都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我的老战友刘庆发是吉林省摄影界的佼佼者,有较深的艺术造诣。时任部队当新闻摄影干事政绩突出,转业到报社担任摄影部主任成绩显赫。他有上百幅作品在国家和省市获得殊荣,本人也多次荣获过国家和省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当时已经扬名省内外,其摄影作品倍受赞誉。他发现儿子刘铭有绘画特长,就一心想培养孩子子继父业。他看到我儿子张萌有摄影的天赋,也想作为重点苗子加以提携。</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星期天,庆发来到我家说:“今天我要去经开区一家啤酒企业采访,想带您儿子一起去体验摄影采访的感受。”儿子一听高兴地蹦了起来说:“刘叔这可太好了,这是我学习的好机会,愿意跟您一起去采访。”于是,儿子赶紧准备摄影器材,背起摄影包就跟庆发乘车去采访。</p><p class="ql-block">刘庆发在解放军兽医大学《校园生活》报担任摄影编辑期间,也不忘栽培张萌学习新闻摄影,周日不上学时,凡是有拍摄的任务和机会,都指派张萌去采访,然后结合新闻摄影知识,对照所拍的图片进行具体地讲评。</p> <p class="ql-block">刘庆发情深意长地对张萌说:“新闻图片具有及时、形象、真实、直观的优势,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传递新闻价值,记录时代影像,必须求新、求深、求美。” </p><p class="ql-block">说到此处,庆发打开照相机,指尖轻轻滑过,一张张作品如流水般掠过,紧接着他又继续说道:“好的新闻照片除了艺术性,还要有思想性、新闻性、故事性的特点。视觉语言要有张力,无论是通过表情、动作还是构图,一定要让图片会说话、带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共鸣、彰显力量、传递价值、表达情感。”张萌一边听着,一边点着头,感到受益匪浅。最后,庆发从张萌拍摄的照片中,挑选了几张效果较好的图片,分别刊发在《校园生活》报上,使之在拍摄实践中得到了锻炼。</p> <p class="ql-block">张萌在小学六年级读书时,一天课后,偶然发现同学徐嘉欣和贾泽岩,在走廊里写作业的场景很有报道价值,便拿起相机进行拍摄,新闻照片《求知》投到长春日报后便被采用,并刊发在一版醒目位置。</p><p class="ql-block">这些成绩的取得庆发功不可没,每当张萌的摄影作品被刊发时,庆发都给与鼓励和支持,那些充满着真诚、热情又温馨的话语,让孩子既感动又心暖。在当今社会上我们能遇到这样倾心相助的要好朋友,那是难得的缘分,也是世间的馈赠,这份深厚的友情让人永世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本人相册、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