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秀美黄河青铜峡谷

郑瑞华12973448

<p class="ql-block">19日清晨,天光微明,我们便抵达吴忠青铜峡渡口码头,登上游船,开启一段穿越黄河青铜峡谷的诗意旅程。青铜峡,作为黄河中上游最后一道壮丽峡谷,夹于贺兰山余脉与牛首山之间,绵延十余里,被誉为“黄河小三峡”。晨风拂面,水波不兴,峡谷在朝霞映照下悄然苏醒,仿佛一部厚重的史书正缓缓翻开。</p> <p class="ql-block">蓝天如洗,碧水如镜,青铜峡在天地间铺展出一幅雄浑与秀美交融的画卷。黄河之水缓缓流淌,映出两岸赤岩如铜锈斑驳,峡谷因而得名——青铜峡。景区以黄河为脉,串联起峡谷、古塔、寺庙、山峦、湿地与千年古道,融合黄河文明与塞上民俗,勾勒出一幅多元共生的文化长卷,令人沉醉于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深邃意境。</p> <p class="ql-block">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绵延十余公里,两岸峭壁高逾三十米,如刀削斧劈,赤红岩层层层叠叠,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沧桑。游船穿行其间,仿佛驶入一条金色的时光隧道。两岸芦苇随风轻摇,倒映在微澜的河面上,与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静相宜、苍茫壮阔的北国河山图。</p> <p class="ql-block">尤为壮美的是那绵延十里的芦苇长峡,芦苇群落连片成海,与黄河故道、星罗棋布的湖泊共同孕育出独特的湿地生态。这里栖息着白鹭翩跹、麘鹿隐现,292种野生动物与287种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见证着黄河儿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大片芦苇荡在黄河微黄的水流中起伏摇曳,如绿浪翻涌,亭亭玉立,错落有致。阳光洒落,苇叶泛金,风过处沙沙作响,仿佛低吟着黄河千年的歌谣。置身其间,心随景动,尘虑尽消,唯有自然的呼吸在耳畔回响。</p> <p class="ql-block">游船顺流而下,约十来分钟便缓缓靠岸,我们踏上这片承载着历史回响的土地——神秘而庄严的“一百零八塔”景区。</p> <p class="ql-block">山光水色在此凝练成诗,清秀的山峦与雄浑的青铜峡相映生辉,仿佛天地特意在此留下一处静谧的归处,让人心生敬仰,步履也不由放轻。</p> <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塔巍然矗立于黄河西岸的陡坡之上,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西夏古塔群,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佛教艺术与恢宏的建筑布局,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凝望。108座白塔依山势而建,呈三角形分布,如星辰列阵,静默诉说着西夏王朝的信仰与荣光。</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塔群始建于西夏时期,为喇嘛式实心塔,依山凿石,分设十二级平台,自下而上逐层递增,以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整体布局如等腰三角,气势磅礴。总面积达698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排列最规整的喇嘛塔群之一,凝聚着西夏佛教文化、建筑智慧与地理美学的精粹,庄严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其神秘在于塔群依山势分十二级平台建造,按1、3、3、5、5、7、9……的奇数排列,形成规整的等腰三角形布局,蔚为壮观。塔体结构统一,由塔座、塔身与塔刹构成,依层级分为四种形制:底层19座为覆钵式,基座呈十字折角;第二至六层为葫芦式,八角基座;第七层为圆筒状复钟式;第八至十二层则为折腹式,配八角须弥座,层次分明,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青铜峡景区集自然奇观、生态价值与文化积淀于一身,是融观光、生态体验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胜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壮美的自然风光,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认证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堪称黄河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p>